其實這也是輕騎兵士兵輕敵所致,他們主要是開始時打得太輕鬆了,看到三韓士兵根本不敢抵抗,便不再像開始時那樣。保持著完整的隊形去衝擊三韓士兵的隊伍,而是幾個人甚至一個人也敢衝進三韓士兵隊伍中,結果被殺紅了眼的三韓士兵抓住了機會,給輕騎兵造成了一定的傷亡,而且也讓他們搶去了一些斬馬刀和連弩,隻是連弩到了他們的手中便成了廢物,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作才能發射弩箭,所以有些三韓士兵撿到了連弩之後,看看沒用便又隨手丟在了一邊。
高順也看到了從鳥山方向過來的又一支三韓軍隊,而且這支軍隊的領軍之人還很有頭腦,並沒有直接衝進戰場去幫助戰場上的三韓士兵,而是在遠處先用樹木設置了一些簡易的路障,這樣等三韓士兵逃過去之後,漢軍的步兵還可以跟上,但是騎兵便會因為這些樹木的阻擋而無法前進,再加上有樹木的阻擋,三韓士兵躲在樹幹的後邊,正好可以躲避漢軍的連弩,而他們也可以從樹幹後邊向漢軍施放弓箭,雖然他們的短弓射程隻有四十步的射程,但是隻要有藏身之處,這些短弓同樣可以給漢軍造成大量的傷亡。
而戰場中的三韓士兵也開始與漢軍舍命相鬥,再加上有些零散的輕騎兵在衝進三韓隊伍之後,被三韓士兵纏住而被拖下了馬匹,最後命喪三韓士兵之手,因此現在戰場上也不再是一邊倒的局麵,而是雙方互有傷亡,隻不過三韓士兵的損失要比漢軍大得多。
在三韓士兵不要命的攻擊之下,漢軍的防線也出現了缺口,辰韓王子李明虎揮舞著手中的大刀,當先從缺口處衝了出去。
對麵的太史慈早就發現了李明虎,看到他居然騎著一匹上好的烏桓馬,身邊還跟著十幾名騎兵,估計他應該是三韓中不知哪國的大人物,於是等他衝出包圍圈後,太史慈便揮舞著手中長槍,縱馬攔在了他的麵前。
看到不知從哪裏跑出來的漢軍小將,雖然長得身形不弱,但比起自己來還是差了不少,而且從臉上看也就不到二十歲,李明虎心中不由得大喜,看來漢軍中也沒有什麼大將,剛才自己在漢軍的包圍圈中也遇到了一員漢將,與自己打了幾個回合,便被自己打跑了,看來今天自己的運氣不錯,那就再殺了眼前的這員漢將再說。
其實李明虎剛才打敗的,乃是輕騎兵的一名團長,武功與力氣都與他相去甚遠,因此才會讓他輕鬆取勝,隻是他不明白其中的原委,還以為自己打敗的是一員漢軍的大將,這才會讓他對眼前的太史慈產生輕視之心,也讓他與太史慈一交手,便吃了一個啞巴虧。
太史慈一看李明虎的身形高大,幾乎不遜於文醜,所以心中自然對他便有了提防之心,兩人剛一照麵,太史慈長槍便如蛟龍出海一般,直奔著李明虎的前胸而去。
太史慈出槍速度之快、角度之刁可以說是李明虎平生第一次見到,他急忙抬起手中的大刀,勉強封住了太史慈長槍的角度,隻是二人兵器相交之時,李明虎才發現眼前的少年漢將在力道上也不輸於自己,看來自己今天是遇上對手了,昨天就被鳥山南邊的那員漢將給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今天竟然又遇上這麼一位,槍法的精妙似乎更在昨天的漢將之上,李明虎擋開了太史慈的長槍之後,兩人錯身而過,然後又圈回馬來,戰在了一處。
李明虎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揮舞著手中的大刀招招搶功,他是怕又和昨天一樣,被漢將占了先機之後便無法挽回頹勢。
太史慈則不慌不忙,手中長槍見招拆招,將李明虎的攻勢一一化解,還不時抽出空來反攻一槍,令李明虎手忙腳亂,隻好采取兩敗俱傷的不要命打法,才算暫時維持住了與太史慈不相上下的局麵,不過他心裏很清楚,再打下去,用不了十個回合,自己肯定會輸在眼前漢將的手下,搞不好還會性命難保,因此他緊砍了兩刀,逼退了太史慈,然後撥馬便向遠處的救兵方向逃了過去,他倒是也學會了三十六計中的上計,那便是打不過就走。
太史慈看到三韓大將要逃,反手從背上摘下自己的鐵胎弓,這可是馬鈞專門為自己打造的,然後從身邊的箭壺中取出一支羽箭,開弓搭箭,瞄準了李明虎的後心,右手兩指一鬆,羽箭離弦而去,直奔李明虎的後心。
李明虎聽到了身後的弓弦聲響,知道不好,急忙把身體向左一閃,羽箭“噗”的一聲,穿過了他身上的皮甲,射進了他的肩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