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兵不厭詐(1 / 2)

原來當漢軍沿著樹林的邊緣往北走了一會兒之後,戲誌才忽然對老劉道:“主公,匈奴人如果發現我們沒有走樹林中的小路,而是繞林而過,您覺得他們會怎樣應對?”

戲誌才這麼一提醒,老劉恍然大悟,於是找來幾個略知這邊地形的鮮卑騎兵,向他們問了問從這裏到單桓城之間的情況,然後老劉決定,大軍直接向單桓城的方向前進。

等走出了二十多裏地後,大軍來到了一處北邊是烏倫河,南邊是一大片樹林的險要之地,老劉和戲誌才明白,這裏正好可以埋伏下大隊人馬,等匈奴騎兵撤回單桓城時,必然會從這裏經過,到時候隻要漢軍利用連弩和弓箭向他們進行偷襲,必可大敗敵軍。

於是戲誌才指揮拓跋疆的隊伍躲在樹林之中,他們的弓箭射程不如輕騎兵的連弩,因此在這裏距離河邊的道路不過五六十步遠,正好可以發揮他們弓箭的作用,而輕騎兵則分成了兩部,一部分由褚燕率領,埋伏在道路的前邊,他們的任務是負責阻截匈奴騎兵逃回單桓城,剩下的一部分則由老劉親自率領,躲在了拓跋疆等人的東邊,這樣等匈奴騎兵進入漢軍的埋伏圈後,老劉他們便從匈奴人的身後包抄過來,將敵人團團圍住,令其無處可逃。

一切準備停當之後,所有漢軍都進入了預定的位置,此時也已經到了晚上,吃了些隨身攜帶的幹糧和肉幹之後,大家都靜靜的在黑夜中等著匈奴騎兵前來送死。

果然時間不長,一陣陣的馬蹄聲從東邊傳了過來,雖然鐵弗林曾經提醒呼衍青路上要多加小心,不要中了漢人的詭計,但是呼衍青這時最怕的便是如果自己這些人不能及時趕回單桓城,一旦單桓城被漢軍攻破,他們可就無家可歸了,另外自己的家人也都在城裏呢,所以他沒有理會鐵弗林的提醒,而是繼續催促匈奴騎兵快馬加鞭,爭取盡快趕回單桓城。

等匈奴騎兵幾乎全部進入漢軍設下的包圍圈後,隨著拓跋疆的一聲令下,躲在樹林中的鮮卑士兵馬上拉開手中的長弓,用弓箭向還在路上向前奔跑的匈奴騎兵發起了攻擊,猝不及防之下,匈奴騎兵頓時有近千人中箭落馬,畢竟他們的隊形密集,而鮮卑士兵的射術很精,幾千支弓箭同時發射,自然便給匈奴騎兵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隊伍中間的呼衍青和鐵弗林急忙招呼手下不要慌亂,同時指揮士兵立刻用弓箭向埋伏在樹林中的漢軍反擊,本來就擅長騎射的匈奴騎兵經過短暫的混亂之後,很快便恢複了正常,於是他們在一些千夫長的帶領下,開始策馬逼近樹林,然後將大批的羽箭射入樹林,雙方在樹林內外展開了激烈的弓箭對攻戰。

鮮卑人和匈奴人都是從小便與馬匹和弓箭為伍,因此他們的射術比起輕騎兵來要強了許多,在這樣近的距離下,雙方的傷亡都很大,但是他們也都知道,現在誰都不能後退,一旦誰先頂不住了,那麼便很可能出現潰敗的局麵,拓跋疆更是心中有底,他知道用不了多久,兩邊的漢軍便會加入戰鬥,有了這些生力軍的加入,憑借輕騎兵的超強戰力,到時候匈奴騎兵恐怕很難逃脫全軍覆滅的下場。

看到這裏的戰局已經進入了僵持的局麵,呼衍青大聲招呼仆該領著五千士兵繼續在這裏擋住林中的敵人,他自己則和鐵弗林一道,領著剩下的匈奴騎兵一邊向林中的漢軍還擊,一邊開始向前衝擊,準備盡快衝出漢軍的伏擊,以便能活著逃回單桓城去。

就在這時,兩邊的輕騎兵在褚燕和老劉的帶領下,也從黑暗中衝了出來,向著被圍在狹長道路上的匈奴騎兵發起了攻擊。

褚燕帶著的五千名輕騎兵按照漢軍慣用的戰術,他們排成了一個巨大的方陣向前緩慢前進,同時前排的士兵用連弩向著敵人平射,而後邊的輕騎兵則用不同的角度向敵人進行拋射,他們的連弩射程可比匈奴人的弓箭遠多了,因此還沒等匈奴騎兵用弓箭向他們攻擊呢,輕騎兵的第一輪箭雨已經重重的落在了匈奴騎兵的隊伍之中,弩箭的殺傷力比起鮮卑騎兵的弓箭可要高多了,因此那些最前邊的匈奴騎兵便如被秋風掃到的落葉一般,轉眼間便紛紛中箭落馬,他們後邊的匈奴騎兵一看不妙,馬上便勒住了馬匹轉身後退,可後邊的匈奴騎兵仍舊在向前奔跑,雙方頓時撞在了一起,一時間處在前隊的匈奴騎兵你擁我擠,亂作一團。

此時呼衍青和鐵弗林也趕到了這裏,一看前邊的情形,他們便知道不妙,看來漢軍的這種發射弩箭的武器,便是仆該昨天帶人奪回來的那種不知名的利器,鐵弗林知道這樣硬衝除了會加大匈奴士兵的傷亡之外,肯定無法衝過漢軍的封鎖線,於是急忙建議呼衍青立刻轉身向來路退回去,現在這兩邊的路都已經被堵死了,隻能看看後邊的情況如何,如果那邊同樣有漢軍阻擋,這些匈奴士兵的處境可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