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分割幽州(二)(1 / 2)

雖然何進知道今天妹妹想讓老劉進宮陪她,但是他也知道老劉今天還有一些事情要做,因此便沒有拉著老劉進宮,而是讓他先去找楊賜商議一下如何劃分幽州之事,他自己則前去長秋宮中找何後替老劉告假,畢竟如今能保住老劉的基業才是最重要的。

老劉回府之後,便把今天朝堂上最後形成的決議告訴了陳宮,對於這個結果,陳宮也是沒有想到,不過他跟老劉想的一樣,有半個幽州,總比把整個幽州拱手相讓要好,為了將來與戲誌才等人的聯係,陳宮想的和老劉一樣,那便是老劉一定要把東邊的那部分土地要過來,這樣將來便可以控製大部分海港碼頭,而這對於幽州將來的發展將會提供很大便利。

當天晚上,老劉又帶著陳宮到了楊賜家中,今天馬日磾、朱儁和蔡邕等人也都來到了楊賜的家中,眾人一道與老劉商議下一步該如何行事,才會為楊彪創造一個更好的條件,好讓他將來到了幽州之後,能夠順利的按照老劉之前製定的規劃繼續做好幽州的開發與治理。

幽州的情況早已在老劉和陳宮的心中,因此兩人便根據下午商量好的分配方案,讓楊彪將來一定要選擇位於幽州東邊的那個州,按照老劉的設想,將來就以右北平為界,將幽州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右北平以西的四郡也就是上穀、代郡、範陽郡和漁陽郡以及薊縣,加上北方的中部鮮卑以及丁零、西部鮮卑、堅昆和呼揭、北匈奴之地都劃歸幽州所有,由於這邊屬於原來幽州比較富庶的地方,再加上北方和西北部增加的那些大片土地,估計袁紹會選擇前去這裏。而從右北平往東的遼西、昌黎、遼東、樂浪五郡加上這次打下來的三韓、高句麗、扶餘、挹婁以及東部鮮卑之地,老劉打算為其命名為新州,也就是大漢的第十四州,這些地方原來大都是由外族占據,而且將來也會是外族百姓比漢人百姓多很多,隻不過如今幽州的幾大港口中除了位於漁陽的泉州以外,剩下的碣石港在遼西,旅順港口在遼東,而位於樂浪郡的列口港也都是海上往來的要道,因此老劉的目的便是要楊彪把這個新州要到手中即可。

看著擺在桌子上的新幽州地圖,楊賜等人都是心潮起伏,如今的幽州地盤幾乎抵得上大漢其餘十二郡土地的總和,便是按照這次靈帝的意思一分為二,將來的幽州與新州仍然是大漢各州之中麵積最大的兩個州,楊彪看著老劉為自己劃分好的地盤,也感到十分激動,畢竟自己下一步就要獨立管理新州,不過他也知道隻要有老劉的支持,自己根本用不著去操太多的心,畢竟那裏的各級官員早都配備好了,隻是自己雖然將來會是新州的刺史,但是不管遇到什麼事,一定要多向老劉請示才行,這樣手下的官員估計才會配合自己,做好每人份內的事項。

楊賜看到老劉的分配方案後,有些擔心將來新州這邊雖然也有二百萬的人口,但是主要都是三韓和扶餘人,漢人隻有四五十萬,相當於整個新州人口的四分之一,萬一將來這裏的外族不滿漢人的統治,起來**想從新州分離出去可就不好辦了。

聽到楊賜的擔心,老劉便把自己這兩年來已經從內地遷徙過去了不少漢人百姓,而且大都安置在了遼東、昌黎和樂浪等地的情況告訴了在場眾人,另外便是按照自己在右北平和遼西遼東所施行的民族融合政策,將來也要讓這些地方的外族百姓與漢人打成一片,今後在新州的土地上,一定要讓轄區內的百姓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管大家以前是什麼族,但是在加入了新州之後,那麼大家便都是大漢的百姓,都是有著一個共同祖先的炎黃百姓,因此他並不擔心會因為這些地方的外族占主導地位而不好管理,關鍵是看將來官府采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治下的各族百姓,也看官府的政策是否能夠讓各族百姓過上好日子,隻要百姓能夠過得好,有吃有穿而且還能做工掙錢,自然也就不會出現楊賜等人擔心的局麵。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那便是將來官府還要供養一支數量在十萬人上下的軍隊,隻要有了這支精銳軍隊的存在,便可以震懾住那些企圖搞分裂的外族首領和貴族,而且他們都深知幽州大軍的厲害,因此老劉再三叮囑楊彪,將來一定要把軍隊建設搞好,否則便真的會有外族叛亂的事情經常發生,對於“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個道理,老劉可是深有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