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帝看到大家的意見很一致,他也很滿意,雖然自己一直看不起自己的大舅子何進,覺得他確實沒什麼本事,自己也是看在何後的麵子上,再加上他上次搜捕洛陽的太平道有功,並且還鏟除了隱藏在宮中的太平道同黨,所以自己才提議加封他為大將軍,此後他在朝廷的大小事情之中也沒發揮出太大的作用,不過今天他倒是表現的不錯,說出分派兩人的理由也令靈帝感到滿意,看到禦弟還沒有說話,於是靈帝道:“禦弟,看來大家的想法都很一致,不知禦弟是怎麼想的,是否也同意大將軍的建議?”
聽到靈帝發問,老劉急忙答道:“啟奏陛下,臣弟的想法也與大將軍一樣,本初兄與我素來交好,臣弟也知道本初兄確實才華出眾,但是正如大將軍所說,本初兄畢竟為官時間不長,有些方麵不如楊彪楊大人,所以大將軍的建議,臣弟完全讚同,臣弟相信新州與幽州有了兩位刺史之後,肯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成為我大漢北方的堅強屏障,從而使得我大漢天威得以在這兩地傳揚開來,並且兩地的外族也會得到很好的處置,成為大漢的忠實子民,將來我大漢上有陛下的英明統領,下有朝中大臣和各州刺史的盡心輔佐,大漢必定將成為這世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會另四方蠻夷望風歸降,臣弟相信陛下必將成為我大漢曆代皇帝中最傑出的一代明君,受萬民稱頌,臣弟在這裏恭祝陛下洪福齊天,我大漢江山萬代永固。”
聽了老劉的一番話,把靈帝樂得嘴都合不上了,而其他幾位看到老劉如此奉承靈帝,當然也不願落在他的後邊,於是幾人跟著老劉齊聲道:“恭祝陛下洪福齊天,我大漢江山千秋永固!”
於是在君臣一派融洽的氣氛中,楊彪與袁紹的去向也便定了下來,如今大殿中的君臣都很滿意,靈帝是因為自己這次足足從袁、楊兩家賺了一億大錢而高興,而袁槐則是因為這次為袁紹謀得了一個有權有勢的刺史之位而心滿意足,至於老劉,隻能用喜憂參半來形容,不過不管怎麼說,最後能保住半個幽州,也是大大出乎老劉的意料,因此他還是比較滿意。
看到沒有什麼事情需要靈帝來決定了,於是三公便告辭出宮,回去趕寫正式公文,何進則把老劉需要進宮教導大皇子,但是由於他把靈帝上次賞賜他的腰牌丟了,因此請靈帝再給老劉一塊腰牌的事情提了出來,靈帝如今高興,便馬上答應了何進的要求,讓太監取了一塊純金腰牌給了老劉,兩人這才向靈帝稱謝告辭之後,離開了卻非殿。
現在老劉要做的,便是今天回府之後馬上和陳宮簡雍仔細商量一下,如今情況有變,自己不能再按照來之前與戲誌才和荀攸等人商議好的計策行事了,所以他想回去和陳宮商量出辦法之後,便讓陳宮馬上趕回幽州,把這次分割幽州的情況告訴荀攸和戲誌才以及田豐三人,然後再按照自己和陳宮商量好的辦法來應對這次的變故。
何進看老劉急著回府,也知道他是時要籌劃應對之策,便沒有讓他繼續去長秋宮,而是把老劉送走了之後,自己也回府休息去了,畢竟一晚上幾乎沒合眼,也把何進累的夠嗆,今天自己也該回府中好好將養一下才行。
老劉又是一夜未歸,雖然文醜告訴陳宮和芷清他們主公是和大將軍一起走的,但是眾人還是很擔心,所以當看到老劉終於平安回來後,眾人才算是真的放心了。
老劉先安慰了幾句一直在客廳中等著自己的芷清和烏雲二人,然後告訴她們自己這裏還有重要事情要和陳宮簡雍商量,芷清二人知道如今夫君麵臨難題,因此都很知趣的回後院去了,留下老劉在客廳中與陳宮簡雍繼續議事。
老劉先把最後定下的方案告訴了兩人,同時也把按自己的意思讓楊彪得到了新州刺史之位的結果告訴了他們。聽到最後還是保住了半個幽州,兩人都很高興,而老劉接著讓他們考慮一下,下一步該如何行事,畢竟如今情況有了變化,比預期的要好的多,所以除了關羽蹋頓繼續帶著那幾萬士兵前往耽羅島外,其他將士與官員該如何安排,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實力,而讓袁紹得到的人力財力都要盡量少才行。
兩人思考了一會兒,陳宮首先對老劉道:“主公,您在分割方案中,已經把幽州的官員和將官名單大都列在上邊了,因此現在我們擅自調配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我想我們可以先按照朝廷的方案對文武官員先行分配,但是一旦等袁紹前往幽州上任後,我們便可以利用他對我們那些原有官員的不信任,同時也讓我們的官員不用處處聽從他的命令,這樣時間一長,袁紹肯定會把我們的官員換成他的心腹親信,而這樣我們就可以把這些被撤掉的官員都轉移到新州,估計有一段時間之後,我們的文官武將便可以大部分都前往新州上任,而財產我們隻要按幽州府庫賬麵上的資產數目進行分配即可,主公覺得這樣分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