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戰馬老劉他們便先帶在了身邊,張晏告訴老劉,這些戰馬都是在大漢境內難得一見的大宛馬,不僅體型高大,而且耐力極強,比起大漢北方原來的烏桓、鮮卑、以及匈奴人所飼養的馬匹還要出色,因此他建議老劉把手下的戰馬用這些大宛馬替換一下,因為如今他們所在的地方地勢很高,來自大漢內地的戰馬除了那些特別出眾的良駒外,普通戰馬恐怕一時間很難適應這裏的地勢變化,時間長了便有可能會突然死去。
老劉當然也知道如今這裏的地勢很高,按照後世的說法,蔥嶺便是舉世聞名的帕米爾高原,更早的時候被稱為不周山,也就是共工怒撞不周山的傳說中所指的地方,這裏的平均海拔在五千米以上,最高處超過六千米,因此禦林軍和親衛隊員所騎的那些來自大漢北方平原的戰馬確實很難適應這裏的高度,而大宛馬本身便是在這裏長大的,當然完全可以適應這麼高的地勢,所以老劉想了一下,決定在繼續向西前進的時候,把這些繳獲的大宛馬都帶上,到了蔥嶺一帶之後,便留下五百匹大宛馬供使團成員騎乘和運輸那些帶來的物資,這樣上了蔥嶺之後,他們最早帶著的那些戰馬不用負重,自然便可以安然無恙,而剩下的八百多匹大宛馬等張晏他們返回它乾城時,便把這些戰馬帶回去,這對於它乾城的駐軍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另外便是由於張晏的提醒,老劉也知道這裏的高度對於使團成員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畢竟要越過蔥嶺,期間要經曆至少十天以上的時間才能翻過大漢與貴霜帝國的國界,然後才會逐漸的進入地勢較低的平原地帶,而習慣了在平原生活的普通人初到高原,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更有甚者,可能會在頭天晚上睡著之後,第二天便永久的長眠了。所以老劉苦思冥想,自己那個時候人們是如何應對高原反應的,當然使用藥物除外,畢竟自己如今也沒地方去找那些專門用來防治高原反應的藥物。結果想了半天,才終於被他想起似乎有一種刺激耳穴的方法,對於預防和治療高原反應都很有效,而且沒什麼副作用。
到了晚上宿營的時候,老劉把軍中學過醫術的那些親衛隊員找到一處,然後自己開始告訴他們如何用刺激耳穴的方法,來防治接下來便會出現的高原反應,隻是到底是耳朵上的哪個穴位老劉也搞不清楚,反正他知道隻要把耳廓上的各個部位輕捏幾下也沒什麼壞處,於是老劉讓大家等明天開始感覺有些氣喘費力的時候,便教大家用這種方法來解決。
果然到了第三天的時候,他們已經離開了疏勒國境,進入了無雷國的地盤,由於這裏已經屬於蔥嶺的範圍,因此有些體質稍弱的人便開始感覺呼吸困難,渾身無力,老劉讓大家盡量不要下來行走,可以伏在馬背上,同時用那種按壓耳穴的方法來緩解這種反應,大家用了這種方法之後,果然感覺好多了。
而老劉此時又多了一個累贅,烏雲身體強健,高原反應倒不是很強烈,雖然也是臉色蒼白,呼吸急促,但是還能忍受,而紅昌卻已經有些體力不支了,沒辦法,隻好由老劉把紅昌放到自己的身前,然後一手抱著紅昌的腰肢,一手為她輕柔耳廓,雖然馬背上馱著兩個人,但是兩人的分量估計也就與文醜相當,而且老劉也把禹王槊放到了另外一匹大宛馬的身上,所以絕影倒也不是很吃力,看來丘力居送給自己的絕影果然是萬裏挑一的神駒。
在蔥嶺的大片土地上,居然隻有無雷一個屬國存在,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也是這裏的地勢太高,其他地方的百姓到了這裏根本不適應,因此才把這麼大一塊地方都給了無雷國。
如今的無雷國共有一千戶,人口總數才七千人,可是其士兵的數量竟然有三千人,幾乎是全國人口的一半,看來除了婦孺之外,無雷國所有的男丁幾乎都是他們的戰士。
無雷國的王城設在盧城,雖然他們已經仿照西域的其他屬國,也在盧城周圍修建了一圈圍牆,但是他們並沒有修建房屋的習慣,便是在盧城之內,無雷國人也還是居住在氈帳之中,令初到盧城的使團成員非常不解。
所謂無雷國王的王宮,便是在盧城最大的一頂帳篷之內。如今的國王名為子葉,三十七八歲,頗有武力,深得無雷百姓的擁戴。
在無雷這個國家內並不是由兒子來繼承王位的,而是在上一任國王過世後,由無雷國人中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長者經過幾輪的篩選,挑選一位武力最強的戰士來擔當新一任的國王,因此如今的無雷國還處在一個強者為王的時代。子葉也是無雷國人公認的最強大的一代君王,因為子葉帶著無雷士兵東征西討,平定了原來在這裏的幾個小國,使得無雷成為整個蔥嶺的主人,所以一提起他們的國王,無雷人的心中無不充滿了驕傲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