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安息之旅(二)(1 / 2)

公元前141年,安息軍隊攻占了塞琉古在兩河流域最重要的城市底格裏斯河上的塞琉西亞,巴比倫尼亞亦歸入安息版圖。密特裏達特一世又從大夏手上取得了木鹿城等重要城市,在他的晚年,安息國已經成為東起中亞西南部,西至兩河流域的龐大帝國。

趁著塞琉古王朝內部混亂之際,米特裏達梯一世繼續蠶食它的東方行省,包括米底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大約在公元前141年或140年,米特裏達梯一世侵入巴比倫,驅逐塞琉古王朝總督,宣布自己為巴比倫國王。

公元前139年,安息軍隊在戰鬥中俘獲敘利亞國王德米特裏二世。米特裏達梯一世進而征服埃裏邁達、培爾西達和巴克特裏亞,後者當時正遭到大月氏人的入侵。連亞美尼亞也處於米特裏達梯一世的統治之下。由於米特裏達梯一世的東征西討,使得安息帝國迅速崛起,這時帝國西以幼發拉底河為界,與西方最強的羅馬帝國對峙;東北與康居和大月氏相接;東南占有坎大哈,遠抵身毒國邊境。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幾個頭等大國之一。

公元前130年,塞琉古王安條克七世破釜沉舟,集中全國的兵力攻打安息,戰爭開始時塞琉古軍隊曾攻入米底,然而好景不長,到了第二年安條克七世於米底被起義的人民所殺,米底及兩河流域重新歸入安息版圖。

在之後的密特裏達特二世統治初期,東方的塞種人西進,安息帝國阻擋了他們前進的腳步,並迫使他們南下到了錫斯坦等地。

安息於公元前115年全部占領了木鹿綠州,使得安息東方的邊界一直達到阿姆河西岸。到了公元前一世紀初,安息帝國的大軍再次向西北擴展,直至亞美尼亞。至此,塞琉古帝國隻剩下敘利亞一地,夾在西麵的羅馬及東麵的安息之間苟延殘喘。

安息建國後,隨著國土的不斷擴張,其都城也屢次搬遷。公元前147年遷都埃克巴坦那。公元前90年遷都至如今的安息都城泰西封。

大約在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最終消滅了塞琉古帝國,在那裏建立了敘利亞省及猶太省,邊界直接與安息接壤,從此安息便開始直接麵對滿懷敵意的羅馬帝國。公元前53年,羅馬統帥克拉蘇率領五萬大軍強行渡過兩國的邊界幼發拉底河,向安息帝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結果在安息人的巧妙安排下,克拉蘇輕敵冒進,最後在卡爾萊大敗,羅馬大軍全軍覆沒,而克拉蘇更是被安息人活捉之後,安息人恨其貪婪,便將溶化後的金水灌入其喉嚨之中將其殺死。在此後的數百年間,充滿仇恨的兩國戰爭不斷,龐大的戰爭開銷也因此大大削弱了兩國的實力。

公元一世紀,安息帝國東方的貴霜帝國出現,迫使安息的東北國境退出了阿姆河西岸。而在帝國的西麵,羅馬皇帝圖拉真於公元114-116年率軍親征,大敗安息,占領了亞美尼亞及兩河流域,並在那裏設立了羅馬帝國的行省。公元117年,圖拉真逝世,他的者哈德良竟然放棄了這些行省。公元161年,安息軍隊大舉入侵羅馬統治下的敘利亞,形勢一度逆轉,但隨後羅馬人展開反擊,很快便重新奪走了亞美尼亞,並於公元1165年再次占領兩河流域,但很快又被安息奪回,雙方始終未能守住勝利。此後安息仍然不斷與羅馬開戰,使得本就捉襟見肘的國力更是日漸衰落,而貴霜內部由於並不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帝國,因此很多小國看到安息帝國已經成了昨日黃花,便也開始鬧起了獨立。而更糟糕的是王室內部為了王位之事,亦經常產生糾紛,也就在這個時候,安玄大師與安世高王子離開了安息前往大漢,此後安息的情況由於兩國路途遙遠,消息閉塞,因此安玄大師也無從知道了。

安玄大師說到這裏,心裏似乎也有了一絲感傷,畢竟一個強大的帝國到了外有強敵壓境、內部卻又分崩離析的時候,那種有心無力的感覺也是使得安世高和安玄遁入空門的理由之一,這些年他們在大漢親眼見識到了大漢的強盛,而安玄大師更是感歎大漢的文明程度更是遠在自己的祖國安息之上。因此兩人也下定決心,即使此生終老大漢,也要讓佛學在大漢得到發揚光大,也好完成自己的平生夙願。

待安玄大師講完之後,老劉對於安息軍隊竟然能輕易的打敗由克拉蘇統帥的羅馬軍團的事情很感興趣,於是便向安玄大師問起了安息軍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