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的表情都很沉悶,完全不似打了勝仗的樣子。高順估計肯定是輕騎兵的傷亡不輕。於是在老劉向自己詢問漢軍的傷亡情況和今天消滅了多少倭兵時,高順急忙起身,把剛才打掃戰場的情況向老劉等人並報了一番。
經過今天的連番惡鬥,戰場上戰死的漢軍人數共計一千零三十二人。其中輕騎兵九百二十八人,步兵一百零四人。另外還有傷員三百二十人,其中重傷員八十七人,現在都已經送回岐阜城由軍醫負責救治去了。
至於今天漢軍消滅的倭兵總數,因為後來逃跑時死在路上的倭兵屍體的數量還沒有全部統計完,因此高順隻是大概的估計了一下,然後再加上河邊戰場上的倭兵屍體,合計達到了三萬八千多人。繳獲的倭人戰馬也有三千多匹,現在也被趕入了步兵的軍營之中。隻是這些戰馬都沒有馬鞍馬鐙,就連馬韁繩都沒有一根,再加上這些戰馬體型矮小,估計以後用來運送軍糧等輜重還可以,要想騎這些馬打仗肯定不行。
剛才輕騎兵在清點人數的時候,便已經發現缺少了上千人,現在聽了高順的戰報之後,大家才知道今天輕騎兵的傷亡竟然過千。戰死的更是達到了九百二十八人,對於隻有,這個數字已經不少了。
今天輕騎兵之所以傷亡過大,主要是因為在阻擊倭人援軍的時候,雙方的人數相比太過懸殊。張飛與徐晃隻帶了兩千名輕騎兵,對抗的則是四萬多倭兵。雖然開始的時候被他們用弩箭射死了近萬人,但是三萬多人對兩千人仍然差距太大。而且為了不放走河邊被漢軍圍住的那些倭人騎兵和原來的守軍,他們才拚死擋住了倭人援軍的進攻,使得倭人未能突破他們的防線。這也可以說是為了保證整場戰鬥的大局,這支輕騎兵隊伍不得不做出了一定的犧牲。按照今天的戰報,被消滅的倭兵接近四萬人,那麼如今古屋城中的倭兵加起來也就一萬出頭,因此大家紛紛向老劉請戰:明天一定要打下古屋城,殺光城中的倭兵倭將,為死去的戰友報仇。
老劉擺了擺手對大家道:“今天我們失去了上千名士兵,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但是這些士兵也不是白死的,他麼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我們殺死近四萬倭兵的戰果。我們大家都是軍人,當然知道既然要打仗,那就沒有不死人的,隻是我們帶兵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能讓士兵去白白送死。對於這些戰死士兵的家屬,我們一定要厚加撫恤。至於你們說明天就要攻打古屋城之事,奉孝早已經有了主意,咱們大家且先聽聽奉孝的主意,然後再做打算。”
聽老劉這麼一說,眾將都把目光轉到了郭嘉身上。郭嘉長身而起,先向老劉點了點頭,然後才對眾人道:“主公,諸位將軍,我們此行倭島的目的,乃是為了徹底平定倭島,並使之成為我大漢的土地。今天我們本可以乘勝攻下古屋城,但是我覺得我們的軍隊數量畢竟有限,因此不如我們放這些倭兵逃回古屋城,然後在包圍古屋城之時,還要故意給倭人留下幾個缺口,目的便是讓倭人派信使出去搬救兵。而我們先派人四下打探一下古屋城以北的地形,尋找幾個適合設伏的地方埋伏起來,專門對付那些前來增援的倭兵,此乃圍城打援之計,我們士兵手中的連弩等利器正適合用來伏擊敵軍,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可以輕鬆消滅倭人的救兵,更可以在吃掉幾支援兵之後,再把古屋城攻下來。到時候估計公台先生帶領的水軍也該占據了倭麵土國,從北邊打過來了。這樣我們便可繼續北上邪馬台國的王城宇都宮,與水軍南北夾攻,爭取盡早拿下宇都宮,如此一來,則邪馬台國可定。剩下的倭奴國也就不足為慮了,諸位將軍看看,我們這樣做是不是比直接打下古屋城,然後再北上對付邪馬台國的大軍更好一些?”
眾將聽了郭嘉的主意,果然都連呼妙計。而老劉其實早就同意了郭嘉的這個辦法,這樣做最好的一點,便是可以減少漢軍的傷亡。否則隻要是兩軍近戰,雖然漢軍的盔甲和武器遠勝倭兵,但是在雙方短兵相接的情況下,還是不可避免的要出現傷亡。因此眾人商議了一番之後,老劉便決定下一步就用郭嘉所出的圍城打援的方法,先用古屋城來調動邪馬台國的援軍前來支援,隻是倭人能否上鉤,就看邪馬台女王對古屋城的重視程度了。
定下了計策之後,漢軍便在古屋城周圍駐紮了下來,同時還故意在北邊和西邊兩支軍隊駐紮的地方留下了一個缺口,以便放倭人的信使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