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井上正一帶著四千倭兵,跟著回來送信的倭人士兵離開大營,趕往小山處的漢人營寨後,小澤丸也與竹下登繼續商議他們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兩人商量了半天之後,決定也派一些士兵從這裏進行佯攻,竹下登負責指揮。而小澤丸則帶著五萬名倭人步兵和一萬名倭人騎兵沿著連湖河的河岸向東南方向前進,因為他們知道連湖河向這個方向流淌出七十多裏之後,便會注入一個名為鹿木川的湖泊之中,這也是連湖河之所以被稱為連湖河的原因。而自己的隊伍便可以從鹿木川湖的邊上繞過去,從而到達連湖河的南岸。從漢人的後邊向他們發起攻擊。到時候竹下登也指揮隊伍從正麵強攻,這樣必可將河對岸的漢軍一網打盡,然後再繼續南下救援古屋城。
當第二天到來的時侯,古屋城外漢軍大營中的步兵在吃過早飯之後,便帶著雲梯、撞木等攻城的器械,離開了漢軍大營,在老劉和郭嘉的親自帶領下,前去攻打古屋城。
今天營中除了留下五百士兵留守外,其餘的各個兵種的步兵全都前去攻城。當隊伍到了古屋城前方五百步遠的地方,便留下了一部分盾牌兵和長槍兵,其餘的士兵分成兩隊,然後向左右兩個方向分開而去,很快,一萬四千名漢軍士兵便把古屋城團團圍住了。
當看到城外的漢軍出現後,城牆上的倭兵便趕緊把消息報告給了城中的姿三郎。姿三郎這些天看到漢人一直沒有前來攻城,還以為是女王派來的援軍到了,漢軍一直在與自己的援軍交戰。為了證實這一點,這些天他也派出了不少探子沿著前往宇都宮的道路打探消息。但是由於漢軍對他麼封鎖的很嚴密,因此大部分探子都被漢軍抓到了,少數僥幸溜過去的也沒有渡過連湖河,因此他們並不知道援軍一下子來了十幾萬。
本來看到漢軍後來對他們的封鎖也不是很嚴,姿三郎也想趁這個機會逃離古屋城。可是想來想去向北的道路已經被漢人封住了,南邊的古川河南岸照樣有漢軍防守,自己根本無法過河。所以考慮再三,姿三郎還是留在了古屋城,打算等援軍到了之後,自己看情況再作打算。
可是今天姿三郎正在吃早飯之時,外邊便有人衝進來稟報:漢人出動了大批隊伍將古屋城團團圍住了,而且還帶著雲梯和撞木等攻城的器械,看他們的架勢,今天是要動真格的攻城了。
聽到這個消息,姿三郎飯也不吃了,急忙帶著手下的幾名倭將上了城牆,看看漢人到底來了多少人,是不是真的要攻城?還是跟以前一樣,隻是在城外對自己進行試探。
當看到城外的漢人足有一萬多人,並且果然如送信的倭兵所說,他們還帶著不少的雲梯和一具撞木時,姿三郎的心不由得沉下去了。因為從眼下的情況看,今天漢人肯定是要真的攻城了。那麼自己的援軍怎麼樣了?難道已經被漢軍消滅了不成?否則他們又怎麼能有時間轉回身來對付自己。
雖然心裏還有疑問,但是眼前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再胡思亂想了。於是姿三郎趕緊指揮城內的倭兵全部上了城牆,還有最近自己從城內的豪門大戶中征召來的那些私兵和家丁也都一並被派到了幾個漢軍集中的地方,來協助正規的倭兵守城。如今城內的倭兵共有一萬四千多人,加上臨時拚湊的這些雜兵,現在整個古屋城的城牆上也算是有了近三萬的防守隊伍。
另外便是為了防止漢人用撞木撞擊城門,姿三郎指揮倭兵在城門內用木頭和石塊等雜物,將城門洞死死的堵住了。同時在城門上方的城牆上準備了大量的滾木和石塊,還有石灰和開水,準備在漢軍強行攻打城門時,在城牆上給漢人以毀滅性的打擊。
由於常年與伊都國交戰,因此城內的倭兵對於守城倒是很在行,姿三郎的命令發下去沒有多久,城內的倭兵便基本將守城的準備做好了。現在倭兵大都蹲在城牆上盯著城外的漢軍,準備在他們進入弓箭的射程後,便首先用弓箭向漢軍發動攻擊。
由於姿三郎在上次觀看手下士兵與漢人的戰鬥中,知道漢人手中有那種可以遠距離攻擊的利器,因此這些天他也讓手下士兵準備了不少木盾。如今這些木盾也都運到了城牆上,以便用來抵擋漢人那種武器的遠程攻擊。
雖然對於漢人的戰力姿三郎心中還是有些懼怕,但是對於自己士兵的守城能力他還是很有自信的。至少在自己擔任古屋城將軍的這十多年來,古屋城從來沒有被伊都國的軍隊攻陷過。如今漢人的攻城士兵人數明顯要比守城的倭兵少,因此姿三郎還是有信心守住古屋城,並最終將城外的這些漢軍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