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東西,大火自然很快便被點著了,漢軍士兵則在大火燒起來之後,便馬上撤回到了護城河外,然後繼續在河邊監視城牆上的倭兵,防止他們派人下去救火。
果然與宮習預料的一般,大火著起來之後,很快便在城門洞上方升起了滾滾濃煙,嗆得上邊的倭兵根本喘不過氣來。姿三郎看到形勢不妙,便讓倭兵將城牆上的開水全澆到了城門樓內的那些木頭上,免得下邊的大火燒大了,把這些木頭也引燃了。另外便是將城門樓內的士兵盡量疏散到城牆兩側沒煙的地方,反正大火燃燒的時候,漢軍也無法從城門洞內進城,隻要在大火熄滅,漢軍從城門洞進攻的時候從內部守住城門便可以了。畢竟姿三郎也在裏邊做了一些準備,到時候漢人手中的連弩也無法發揮威力,因此他還是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擋住漢軍的進攻,將漢人拒之門外。
結果這場大火燒了整整一夜才算熄滅。雖然大火沒能將城門樓燒毀,但是城門洞內的那些木頭卻都被燒光了。這些木頭燒沒了,城門洞內也就剩下了一些石頭,現在已經可以容納幾個人並行通過了。
傍晚的時候,高順除了留下五百弩兵在城門外監視城內的倭兵,免得他們下去撲滅城門洞內的大火,其他人則都回營吃飯休息去了。而且他還根據郭嘉給他的建議,每隔一個時辰便派出一隊人馬,敲鑼打鼓的圍著城牆轉悠,並且還不時向城內施放冷箭,搞得倭人根本就沒有休息好。令他們在惶恐之中度過了漫漫長夜。
當黎明時分大火熄滅了之後,幾乎一夜沒有合眼的姿三郎看到火終於滅了,本想派人再去用石塊和木頭等物填堵城門洞,可是城門洞內被他派人挖了一個很大的陷坑,現在這個陷坑還沒傷到漢軍,倒是先把他們自己想過去的路給堵死了。姿三郎隻好長歎一聲,打消了這個主意。不過他還是調集重兵在城門之內層層駐守,一旦漢軍從這裏攻進來,他便可以利用自己在人數上的優勢,將漢人擋在這裏,不容許他們衝進城內。
此時城外的漢軍已經在高順的帶領下,還是分成三路來到了城外。不過今天他們的主攻方向是在其他兩側的城牆上,因此高順這邊反倒成了佯攻,主要是吸引倭兵的注意力,從而方便左校和李榮他們的進攻。
至於爬牆用的雲梯,昨天夜裏高順便已經派人偷偷將幾十架雲梯運到了護城河對岸的城牆根處。城內的倭兵昨天夜裏被漢軍騷擾的疲憊不堪,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點。
等三支隊伍完全就位之後,高順便首先指揮著手下士兵互相掩護著來到了護城河邊,將雲梯搭在護城河上,然後便是大量的盾牌兵和長槍兵在弩兵的掩護下渡過了護城河,開始向還有餘燼的城門洞內進發。而城內的倭兵也在姿三郎的指揮下打起精神,等著漢人前來進攻。一場攻城大戰馬上就要開始了。
當城門內的姿三郎看到漢軍已經進入了城門洞之後,便招呼城門內埋伏的倭兵做好準備。如今他也將自己的隊伍按照前邊是手拿長刀的士兵,後邊是弓箭兵的順序排好。這樣一旦雙方短兵相接之後,後邊的弓箭兵也可以學習漢人的方法,將箭支拋射到空中,然後落到漢人的頭上射殺他們。
姿三郎還很得意的一點,便是自己在城門內給漢人預備的那個巨大的陷坑。如果攻進城內的漢人不知情的話,這個大坑即使掉下去幾十名漢人,也很難被他們填平。
一切準備就緒,姿三郎與城內的倭人緊握著手中的武器,聽著城外漢人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他們的心情也越來越緊張。畢竟城內的不少倭兵都經曆了與漢軍在古川河邊的那場大戰,對於漢人,他們現在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
當十幾名盾牌兵掩護著長槍兵從城門洞衝進了古屋城之後,由於他們隻注意前邊的倭兵,並沒有注意到腳下有什麼異常。結果向前沒走幾步,他們隻感覺腳下一軟,還沒等他們向身後的同伴示警,便已經踩塌了陷坑上邊的偽裝,掉入了下邊幾丈深的陷坑之中。
倭人在陷坑的底部安插了很多削尖的木刺和長槍、長刀,漢軍士兵一掉入坑中,自然被下邊的刀槍和木刺穿透身體,坑內的漢軍士兵頓時發出一陣痛苦的慘叫聲。
此時剛剛走到城門洞入口處的幾名漢軍急忙停住腳步,並向身後的同伴發出了馬上停止前進的的口令。由於漢軍在進城之時,本身便為了防止遭到城內倭兵的進攻,前後士兵之間都保持著一定得距離,所以前邊的士兵發出停止前進的口令後,後邊的士兵馬上停下腳步,並把口令向後傳遞下去,因此除了前邊的十幾人掉入了陷坑之外,後邊的漢軍並沒有因為擁擠而繼續掉入坑中,也使得姿三郎希望利用陷坑來大量殺傷漢軍的企圖沒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