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以後很有可能會出現的局麵,老劉就暗暗搖頭,他本來是希望匈奴王和智王爺之間的交手,將她自己山在一邊的,等到了他們即將決出勝負的時候,老劉在摻和一腳。
但是現在看來,這樣做恐怕是不行的,等到匈奴王那個和智王爺之間的戰鬥結束的時候,不管是誰勝利,誰輸的精光,整個匈奴恐怕都將要完蛋。
一想到這裏,老劉突然想起了另外的一件事情,因此,他暗暗皺眉。
匈奴以後很有可能出現的局麵,說起來老劉不相信智王爺會想不到,但是既然想到了,智王爺怎麼可能做出這種看上去很是愚蠢的事情來呢?
根據老劉所知道的消息,匈奴王的智商雖然高,但是在運籌帷幄上麵,跟智王爺根本沒法比的,也就是說,智王爺很適合計劃未來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很有決定性,而不是像一般人思考的那樣,隻是將未來的計劃倉促的想一下。
不說老劉對智王爺的認知,就說智王爺今天這樣的決定,用匈奴百姓征兵團的事情,盡管看上去很是倉促,很有些好像是充數的味道。
但是,如果真的將其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那種倉促的感覺是對的,但是這種感覺,卻完全是錯誤的。
現在這個時候,智王爺能夠一呼百應,但是匈奴王顯然就沒有這個本事,不是他不如智王爺厲害,不是智王爺的對手,而是他根本沒有計劃過這些事情。
但是智王爺可就不是這樣了,智王爺計劃的很好,不隻是計劃好這麼簡單,老劉心裏微微計算,智王爺想要坐到今天的這種地步,沒有三五年的準備,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但是根據老劉知道的,智王爺來到匈奴的時間,哦不,不能這麼說,智王爺來到匈奴之前,到底是什麼身份,根本沒有人能夠知道。
但是有一點是不可能改變的,那就是智王爺從開始打仗,一直到被匈奴王封為王爺,甚至是一直到掌管了一半的兵權,加起來用的時間也就是三年左右。
匈奴王這樣厲害的一個人物,在將匈奴的江山打下來之後,用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可以說,用固若金湯來形容都是好不為過。
但是,就是這樣厲害的一個鐵桶江山,確實被智王爺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給整的四分五裂。
從這一點上麵來說,智王爺比匈奴王厲害的太多了,甚至是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比性。
倒不是說匈奴王的智商和武力不如智王爺,根據老劉知道的事情,匈奴王的智商,在整個天下都是很有名的,但是卻缺乏勇氣,或者說是冷血的心。
而在武力方麵,匈奴王更是占有絕對的優勢,據說智王爺完全就是靠自己的智商得到今天這一切的,根本沒有動用一絲一毫的武力,或者說,智王爺就是個文弱書生,根本沒有什麼武術方麵的戰鬥力。
而在匈奴王武力和智商都不輸給智王爺的情況下,僅僅是因為不如智王爺心狠手辣,就導致了今天的這種局麵。
老劉不禁苦思冥想,在未來的曆史記載中,南匈奴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局麵?
想了很久,也沒有個頭緒,在未來的曆史之中,尤其是關於三國這一方麵的,好像就是白紙一樣的存在,根本沒有多少的記載,僅僅留下了隻言片語。
因此,老劉也不知道在曆史上,南匈奴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方式,他的掌控者到底是誰,盡管老劉並不關心這個,但是他想要逆轉曆史,就要好好的想想了。
老劉忍不住在想,如果自己沒有來到匈奴,沒有來到南匈奴這個地盤,或者說,來到南匈奴的是另有其人,那麼不知道匈奴是否還能保住?
如果老劉沒有再這個時候來到匈奴的話,估計智王爺的腳步不可能這麼快,因為他還要儲備糧食,而匈奴王,早早就察覺到智王爺手段的匈奴王,肯定會嚴加的控製糧食。
如果老劉現在沒有來到匈奴,或者說老劉來到匈奴之後,並沒有改變匈奴的糧食局麵的話恐怕匈奴王和智王爺現在,還在各自的地盤上暗中鬥法吧。
說起來,都是老劉的存在,讓南匈奴發生了變化,哦不,不應該這麼說,應該說,都是老劉的存在,都是老劉的到來,讓南匈奴分裂的局麵提前了。
當然了,這樣的話,兩邊也沒有人吃虧,甚至匈奴王這邊,不但沒有吃虧,甚至還占了一些便宜。
至於占得什麼便宜,自然是老劉提供的糧食,盡管沒有占到老劉的便宜,但是卻站到了智王爺的便宜,。
眾所周知,匈奴最差的地方,永遠都是糧食的儲備方麵,而不但是匈奴王手中的糧食不足,智王爺手中的糧食,則更是差了很多。
但是嚴格的說起來,糧食最緊缺的並不是智王爺,而是匈奴王,一方麵是匈奴王想得多,另一方麵也是匈奴王的兵力多。
智王爺所有的精力,還有資源,都可以完全的給自家的軍隊使用,無限的壯大自身的實力,根本不用考慮其他的在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