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匈奴王和智王爺大戰之後,那可就不一樣了,匈奴王大勝天下,手下的兵力必然是出現了虧損的狀態,而當兵力出現虧損的時候,那麼也就象征著一點,這些還沒有參軍的將士,還有那些勝仗歸來的將士,真正要升官發財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這些匈奴的將士和百姓,看見去確實是比漢朝的人要魯莽一些,在一些生活作為上確實是不如漢朝人,但是他們同樣也是人,別的不明白,難道如何的去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還能不明白嗎。
對於這些匈奴的百姓和將士來說,他們並不關心誰才是匈奴的匈奴王,他們隻關心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自身的利益,如果說換了一個匈奴王,他們的利益並沒有損失什麼,那麼他們對於換匈奴王的事情,也頂多是當成一個笑談罷了。
但是如果觸及到了匈奴百姓和將士的利益,恐怕他們就不願意了,非但不承認這個匈奴王,反而有帶頭暴動的意思和念頭,對於這樣的人,匈奴王隻有兩個解決方式,要麼牢籠要麼打壓,拉攏的方式很簡單,就是要讓這些百姓和將士的心裏需求得到了滿足,而如果是想要打壓的話,那麼更是簡單了,隻需要將其殺掉就可以了。
這也那怪,上次想到這些天下百姓和將士,還有那所謂的得民心這的天下的話語,老劉會露出那種冷笑了,什麼民心,什麼將心,說白了,還不是利益,有了利益,就連鬼神都能夠驅動,更何況是百姓和將士呢。
而同樣的,這也是為什麼勝利的家夥,也就是那個新的匈奴王,能夠快速的穩住場子的原因,因為隨著大勝天下,將會有無數的高手將士們前來投奔,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無法恢複到全省時期,恐怕相差的也不是很遠。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個分裂的匈奴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完整的匈奴,如果匈奴真的完整起來了,就連老劉也是不敢硬碰硬,因為硬碰硬的話隻可能有一個下場,那就是同歸於盡,或者是兩敗俱傷。
因為,匈奴王手中到時候凝聚起來的兵力,一個真正的王者所能凝聚的兵力,至少也有十萬之數,這是何等的一個強大的陣容啊,就算是老劉的精兵悍將實力強大的驚人,頂多也就是用很大的代價,將匈奴拿下而已。
但是那樣的結果,很顯然並不是老劉真正想要的,老劉想要的是一個完整的匈奴,或者說是一個擁有者能力和戰力的匈奴,而並非是這樣的廢物匈奴。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老劉的這一萬精兵悍將,可以說是老劉崛起的根基啊,老劉想的是不用一兵一卒,將匈奴徹底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成為自己手中的有一個力量。
而並非是用這等慘烈的方式,將匈奴控製在手中。
老劉深深的明白,匈奴看上去不是很富裕,但卻實實在在的是一塊大蛋糕,當然了,說的是沒有多少戰力的匈奴,若是擁有了十萬戰力,別說是周圍的勢力了,就連漢朝靈帝,恐怕也不敢輕易的跟南匈奴開戰。
這邊僅僅是一個南匈奴罷了,與南匈奴還有著不少關聯的,是北匈奴,而北匈奴,才是真正的巔峰勢力,實力比起南匈奴強了不止一點半點,若是北匈奴趁機暴動,恐怕漢朝真的有可能被推翻,這也是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對付匈奴的原因。
但是這對於老劉來說,明顯是不算 什麼的,就算是北匈奴真的打了過來,那也不是打自己啊,而是打擊的漢朝靈帝,到時候,北匈奴有漢朝靈帝抵擋,而自己,則是正好控製了南匈奴,一統南匈奴的大勢,到了那個時候,老劉也是一方巔峰勢力之主了。
當然了,那些是以後的事情,以後的事情誰能說的準呢,說不定還要發生怎樣的變故,老劉又不是預言大師,又不是傳說中的諸葛亮,對於那些未來的事情,也隻能呢個是有限的做一些策劃罷了。
現在事情回來,老劉現在要想的問題是,智王爺到底要做什麼,還有,到底要怎麼樣幫助匈奴王對抗智王爺呢。
現在的局勢,對於兩邊來說都很無奈,匈奴王被智王爺的三萬年輕將將士給困在了匈奴的皇宮之中,進退不得,隻能困守皇宮而不敢出兵相戰,好在有老劉的糧食支撐,根本不害怕會餓死在匈奴皇宮之中。
而外麵的智王爺,恐怕心裏也是不好受的,盡管他已經將匈奴王給控製在了匈奴皇宮之中,可是匈奴王不出戰,再加上匈奴皇宮的獨特設計,導致自己根本不可能攻打的進去,幸虧有了老劉的糧食,要不然的話,他智王爺如何能支撐的住自己這六萬將士的吃飯問題。
但現在共同的問題是,匈奴王和智王爺都有一個共同的支撐點,那就是老劉。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匈奴的將士也正是這樣的,如果沒有了糧食,或者是糧食沒有了保障,也就是所謂德 吃了上頓沒有下蹲的樣子,恐恐怕就算是這些將士,也根本沒有勇氣和底氣打仗,。甚至出現暴動,導致戰意低迷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