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會思考的人
湖南省嶽陽市第一中學馮葉
人類在動物界中,無論是力量還是速度,都不是佼佼者,但卻最終成了地球上的霸主,這是為什麼?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成功的潛質》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看見水開了,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叫起來;馬歇爾也看見水開了,卻悄悄地坐下來,造了一部蒸汽機。”這,就是答案。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人會思考——能夠通過問題的表象,看到實質,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思考,體現了人類的智慧,展現了人類優於其他動物的能力。雖然會思考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最終成功的人無一不是會思考者。
人生路上的十字路口,需要判斷前行的方向。有一個相當老套的招聘故事,一把掃帚橫倒於招聘會場,應聘者該怎麼做?現在我們都知道應該把它扶起來,可當初有幾人這樣做了?
會思考的人,如果看見這把掃帚,便會想:在如此嚴肅的場合,公司卻橫放著一把掃帚,絕對不可能是來不及收拾。於是,就可以輕易地推斷出——這是一場考驗。然而,隻要稍作揣測就能得出的結論,卻難倒了那麼多學識淵博的人。
許多人都認為這個故事考察的是應聘者是否有良好的習慣,而我認為,它考察的是應聘者是否會思考。麵對困難,懦夫會退卻不前,莽夫敢盲目蠻幹,而會思考的人則用智慧換得通關密碼。他們在問題麵前思維縝密,既不讓自己受傷,又讓能安然過關。
作為學生的我們,更要學會思考。我認為,思考比學習更重要。隻有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思考,才能做到融會貫通,學習效果才會事半功倍。《崇拜思考》一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深夜,現代物理學奠基人盧瑟福發現一個學生在實驗室做實驗,於是問他:上午做了什麼?答:做實驗。問:下午呢?答:做實驗。問:晚上呢?答:做實驗。盧瑟福聽了,不但沒有表揚這個學生,反而斥責道:“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實驗,什麼時間用於思考呢?”
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很驚愕,勤奮的學生反被斥責?平靜下來後仔細一想,確實,“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光學習而不思考,就不會過濾知識,做不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終變成隻會啃書、沒有想法的書蟲。
現代研究表明,大多數學生的智商其實不相上下。那學生的成績為什麼會有好壞之分呢?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能力把成績搞上去,隻是有些學生學習時隻注重上了什麼課,考了多少分,課前課後都沒有給自己留下獨立思考的時間。沒有思考的學習,時間花了,精力花了,成績卻沒有起色,也就不奇怪了。
愛迪生曾說:“頭腦不用也會生鏽,經常思考才會反應敏捷”,他的話再次告訴我們思考的重要性。但思考不會一蹴而就,我們隻能從點點滴滴中慢慢積累。
在思考中逐步豐富自己的知識與見解,讓我們成長為一個會思考的人。
王燕點評:這篇議論文,行文如流水,一氣嗬成,沒有空洞的口號,更沒有指責形式的說教。文章寫出了自己對生活現象的感悟,盡管所選材料都是大家耳聞共睹的事情,但作者卻從心底發出了生活最強音——“做一個會思考的人”,立意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