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完美說話的必修原則(1 / 1)

當我們不再活潑率真,背負著成長的壓力變得沉默寡言;當我們不再盲從輕信,收斂著思緒變得深沉成熟;無論是在課堂上、單位裏或是在生活中,我們不願意再輕易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因為擔心不被認可。無論是麵對老師、上司還是麵對佳人,我們也不願意再輕易的說出內心的真實感受,因為害怕不被理解。

特殊的經曆,特殊的心態,導致我們出現了少言寡語、表達不清,說話不夠得體等現象,“啞巴溝通”的現象使得培養表達交流能力成為不得不麵對的現實問題。好在,一個人的口才能力不是天生的,它完全可以後天形成。

語言學家認為,克服語言表達交流障礙,練就好口才需要具備三個方麵的要素:明晰的思維與良好的心態、生動的語言和勤奮的實踐。

首先是要有明晰的思維和良好的心態。所謂“言為心聲”,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能說會道”“能言善辯”者,一定得思維有條理、周密、敏捷。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應該打好思想的基礎。正如一些語言專家所提到的:人們應該打造自己的“精神的底子”,思想空洞怎能思維敏捷呢?克服思想的貧乏有一個途徑,就是讓自己多讀書,學習,思考,大量的積累材料並形成自己的觀點,讓自己的大腦有很多想法。然後把這些想法串聯組織起來,就能形成明晰的思維。至於心態,則需要通過不斷的社會交往逐漸完善。簡單地說,就是要提高說話者的“情商”,讓他們在控製自己情緒方麵的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是要用生動的語言。心中有了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自己的觀點,該如何準確的表達出來呢?這就要靠語言的運用了。如果語言貧乏,表達必然枯燥無味,相反,妙語連珠,文采飛揚,則會讓對方被你的熱情甚至激情深深吸引,更容易讓對方接受。老舍先生曾說:“我們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隻能被最美妙的語言表達出來。若是表達不出,誰能知道那思想與感情怎樣好呢?這是無可分離的、統一的東西。”如果說既能注意到生活當中的種種失言、又能夠在腦中儲備大量的資料時,說話者的語言就一定讓人很愉快嗎?不一定,同樣意思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說出來,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甚至會起到“天壤之別”的效果。

語言若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表達方式就要出色,最好是出其不意,又能令對方心花怒放。如果說話者的語言像科學公式一樣死板、枯燥,即便是說話人的態度在誠懇、內容再充實,聽者也會覺得疲倦。對方不是電腦,你對他耳朵的“輸入”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時不時地利用自己的知識或身邊的情境給他適當地“刺激”一次,這樣就不會令自己的語言過於幹澀。想要語言生動,首先應積累豐富詞彙,把它們作為語言的原材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讓自己擁有屬於自己的充實豐盈的“語庫”,並把它們內化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這樣使用的時候才會得心應手。為什麼很多學者有著令人驚歎的口才?除了他們的豐厚的社會閱曆和儒雅的氣質風度外,他們的“語庫”也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都說天才是一分的天賦和九分的努力,說話高手也是如此。沒有吩咐的遣詞造句能力、沒有大量的社會常識和文藝素養,想要單憑簡單的經驗,是無法練就出卓越的口才的。

看看那些高手們的演講或日常交流,就不難發現他們的講話素材非常多,而且他們能夠做到信手拈來的熟練程度。這就是知識的作用。平時不加留心生活、不注意給自己的大腦“充電”,到了真正溝通的時候才產生莫大的“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悔恨,這令多少機會白白流失?除了這些世紀的知識外,遣詞造句、對文字的把握也是決定語言是否精彩的因素。小時候作文課老師不就講過實用越多的同義詞越好嗎?沒錯,如果一個人的語言當中總是充斥著一個詞或句式,那麼即便他的語言再美妙,聽多了也會覺得說話者“江郎才盡”、“半斤八兩”,不會令聽者感到信服和敬佩。所以說,當說話者能夠意識到生活當中的種種禁忌並時刻提醒自己恪守時,還應當注意提高自己的“語庫”,讓自己的語言不再幹巴、枯燥。這樣,你就離一口出色的口才不遠了。

再次是要勤奮的實踐、勤說多練。盡可能的給自己提供鍛煉表達交流能力的機會。利用已經擴大的詞彙量來表達自己已經變的更加豐富深刻的思想,需要勇氣和毅力。在學校中,演講辯論必不可少,課堂小組討論發言未嚐不是好機會。故事會,戲劇社團等活動整個過程都能給學生以鍛煉機會。在社會上,盡可能的利用閑暇時間,與同事、朋友逐步溝通,不要錯過舞會或郊遊這樣的交流機會。回到家中,不要吃過飯後就悶在沙發上看電視節目,適當地和愛人、孩子多出去走走散散心,一起講講笑話、吹吹牛皮。這些途徑對培養自己良好的口才,都是極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