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散文詩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對比和烘托手法的巧妙運用。在詩中,為了表現海鷗的勇敢、樂觀和對暴風雨的渴望,除了對海鷗作直接描寫外,還通過暴風雨來臨前夕大海海麵變化的描寫來烘托,並以海燕、海鴨、企鵝等來作對比。第一部分寫海燕、海鴨、企鵝的呻吟、飛竄、恐懼、躲藏與海鷗那高傲的飛翔,歡樂的叫喊形成鮮明的對比,有力地突出了海鷗的英勇、樂觀。第二部分寫海浪與狂風生死拚搏的激戰場麵,正是以壯闊背景來烘托海鷗的戰鬥雄姿。第三部分寫風、雲、雷、電一齊出動,以此背景來烘托海鷗那戰鬥號召的豪邁激昂,振奮人心。
這首散文詩的另一個特點是語言上具有強烈抒情性。作為散文詩,《海鷗》的語句不分行,但它精練、形象、優美,有一定的跳躍性,節奏感強。比喻、誇張、擬人、排比、反複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語言優美而有氣勢,增強了表達效果。
《海鷗》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的節律和流動感的油畫,具備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給人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我想起來了,這是高爾基著名的《海燕》,為了證實我的判斷,我去了附近的書店買回了有高爾基《海燕》的這本書。
我猶豫了好半天,終於下定了決心,晚上敲響了評委會高主任的門。高主任戴上眼鏡,仔細地把高爾基的《海燕》和獲獎的《海鷗》看了好幾遍,深思了良久,問我,小夥子,你來自哪兒?
山東省平陰縣文化館。
叫什麼名字?
王嘉。
你的作品這次獲了幾等獎?
三等獎。
你說的這件事還有誰知道?
就我自己。
那就好。年輕人很不錯呀,你肯定讀了不少書。一方麵,這位作者作假肯定是不對的,另一方麵,我們的評委能從千萬篇來稿中把這篇作品選出來,說明眼光還是很高的嘛。你提的問題,我會組織評委會研究,但為了這次大賽的嚴肅性,請你對這件事情保密。
第二天,高主任找到我,對我說,小王啊,我們評委會剛才開了會,對你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認定了你的判斷。同時對你的參賽作品又進行了討論,認為你的這篇作品評三等獎低了點,所以一致通過,給你改評為二等獎。另外,評委會還決定,多獎你兩千元錢,知道你來自基層,不容易,回去多買些書看。評委們都期待著下次評獎,希望你能站在一等獎的領獎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