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夢想
卷首
作者:楊清
“這是我們小組設計打印的三角形多用收納盒,有了它,老師可以把曲別針、圖釘等小物品收納起來,還能作為筆筒使用。”
“這是我們小組設計打印的‘會跳舞的小女孩’儲蓄罐。小女孩怎樣才能站立起來跳舞呢?經過思考和反複試驗,我們發現,利用磁鐵的異性相吸原理,在小女孩的頭頂和小房子的屋頂安裝兩塊相互吸引的磁鐵,就會讓小女孩最終站立起來並能夠旋轉跳舞。”
“這是我們小組設計打印的悠悠球。我們都是悠悠球愛好者,下麵我們為大家現場表演一段‘悠悠球秀’。”
……
在北京市東城區中小學三維創意作品答辯及展示活動的現場,發光的校徽、技術教室、中國新型核潛艇模型、四旋翼飛行器等,都是學生們在三維創意設計課程上完成的作品。經過一年來的培訓與教學,經曆了許多次的挫折與失敗,最終完成了設計作品的打印。學生們在答辯和展示過程中表現出的睿智、創意、毅力和合作精神,閃動著金子般的光芒。
如今,東城區小學、初中、高中都開設了三維創意設計課程。三維創意設計課程體現了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把握該課程作為多學科知識應用載體的特點,積極探索各學科教師的合作機製,共同建構為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創意作品設計問題的綜合平台,讓課程成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學生探索知識奧秘的廣闊空間。
課程的特點和學生們的學習方式,決定了采用答辯與展示的考核評價方式更適切和有效。學生們完成課程學習後,先在學校裏參加校級的答辯與展示,優秀者再到區裏參加答辯與展示。這樣既關注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僅是北京市東城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一朵浪花。2015年是全國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破冰之年,在基本滿足學生入學需求的基礎上,如何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提高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攻堅難點。
當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教育肩負的重要使命。物聯網、3D打印等技術的發展,使得教育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育信息化引領未來教育變革,學校需要結合各自的特點,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加大課程研究與考試方式的變革。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學生的發展。當夢想可以打印,創意可以自由實現,中華民族的複興將指日可待。
(作者單位:北京市東城區教委信息化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