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市的經濟產值在全國排名中上,作為全國的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來說,這樣的排名很低。
不過比西北幾個大地市強上了一些,但西北的幾個較大的地市,經濟規模和Y市相比差了很多。
因此兩相比較,Y市作為開放城市在國內的影響,和其在國內的排名不符,開放城市作為一個省的臉麵。
Y市的發展與否,直接影響了S省的形象。Y市是國務院指定的開放城市,現在正在進行產業調整,所以成敗幹係重大。
產業結構調整已經獲得了初步的成功,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任何新興事物,都是先到的才能獲取利益。
如果將Y市排斥在沿海開放城市之外,等到第二批或是第三批全麵推廣時,Y市等於上的是末班車。
到時產業結構調整的熱潮已過,資金熱潮也都有了歸屬,最後剩下的資金可能就寥寥無幾了,Y市也就無利可圖了,隻不過是一個形象工程罷了。
王浩不禁呢感歎Y市的好運,感歎作為Y市人的驕傲。感歎Y市的產業結構調整的成功,感歎趙譽剛的先知先覺。
Y市的汽車產業鏈是趙譽剛一手扶持起來的。作為Y市的主導產業來說是應該大力發展的。
可是現在的Y市正一味的注重房產經紀,注重地產效益。這也是前段時期遺留下來的老思想,老觀念。
地產是能馬上拉動GDP,產生快速的經濟效益。但是長久下來帶來的負麵影響是巨大的,也是恐怖的。
泡沫經濟對於任何地區任何城市來說,都是致命的。這就如同拔苗助長,自己騙自己,害的還是自己。
趙譽剛是Y市近十幾年來不多見的有魄力,有開創精神的市委書記。Y市一向小打小鬧,進取不足。
但在趙譽剛的正確領導下,在他果斷的大刀闊斧地推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之下,Y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也獲得了上層密切的關注。作為上層關注的開放城市,如果在趙譽剛的任期之內能夠改製成功。
不但可以讓Y市一躍成為國內經濟發展最快的開放城市,也可以為S省的產業結構調整起到帶頭表率的作用。
哪一個領導幹部不想有所作為,不想在自己的任期內,留下濃重的一筆?呂忠靜算是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趙譽剛接任書記,正是大展宏圖重新整頓Y市政治和經濟的大好時機,怎麼能夠錯過如此好的曆史機遇?
王浩不僅思索,Y市是國內僅有的十幾個開放城市之一。不但經濟發達,麵積人口也不少。
現在全市人口六百多萬人,近年來更是進展飛速。城市化率越來越完備,市區人口增長飛速。
作為這樣的一個經濟大市,如何完善落實好產業調整,發揮自己的作用,不僅僅是王浩需要思考的,而是需要他去行動的。
雖然說他現在僅僅是一名市委副秘書長,但是王浩知道,自己馬上就會動了。這次的引資成功,不能升為常務副市長,也是要調換一下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