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京城紫閣。光聽名字就知道是一處絕對華麗的存在,也正如此。紫閣全稱叫做紫閣府,原為明清時期的一處王爺府邸。
自八國入侵,蠶食Z國之後,王爺出逃,不想半路害病,慘死途中,這才由此沒落了。
而經曆了複雜的百年風雨,終於迎來了大好的社會形勢。紫閣府本已千瘡百孔,麵目全非。
不想有一位老人,突然憶起了當初自己曾在紫閣福內做家丁時的感覺,於是派人出資大肆重建,這才恢複到原來的本來麵目。
而王府終究是王府,這麼華麗奢侈的王府,並不是這個老人建好後想要入住的。其實老人要的隻是回憶。
更何況老人現在身居高位,也許是為了避嫌,至始至終隻在建成之後,去紫閣福轉了一圈便回來了。
於是興巨資重新修繕後的紫閣福,隻能再次的被閑置,而成為了隻為了滿足老人一個回憶的影子。
還是後來老人的兒子覺得這樣閑置下去總是太浪費了,重新修建好了的紫閣府,隻有住上了人,有了人氣,才會避免再次受到自然風雨的侵襲,而慢慢的又繼續變壞。
於是他向老人建議,把如今的紫閣府建成了一處京城無比豪華奢侈的紫閣會所。
會所采用會員製,會員卡極其難辦。因為自創建以後,紫閣府才一共印製了不到幾百張會員卡。
第一次發卡采用的是贈送的形式,而收到卡片的人,竟然是京城很多部委,地方重賈要員。
本來不少人並沒拿這張卡片當回事,但是當初接在了手中,也都以為是老爺子的意思。多多少少,這些要員居賈們看在老葉子的麵上,於是也就收了。
隻是沒有想到,後來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使紫閣府在短短的半年時間,立刻聲名大振。
原因是雲天省竟然出現了一場令全國震驚的官場地震,而這事發生前,據說常去紫閣府消費的一些人早就得知了消息。
在一案牽扯到二十幾人的過程中,紫閣府上上下下,就包括服務人員也早就得知了一些消息內幕。
甚至內幕清晰的爆出了誰下馬誰上位,乃至具體到了繼任什麼工作。
這一傳說,神乎其神,頓時驚爆了不少人的眼球。
要知道,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之下,一切大好的社會前提之下。對於這幫無欲甚至無求的從政官員們來說,無欲而無求,那豈不是自欺欺人。
誰不想繼續上位,官做到越大越好。誰不想手握重拳,權利越大越好。
而紫金閣,頓時就成了他們常去的一處聖地。據說去此地消費,不但能及時的得知一些官場中的內幕消息,還有可能遇到貴人,直接得到自己想要的。
那什麼是他們想要的,當然就是上述兩者了,無非是升官掌權而已!
有什麼地方能比讓人知道同為體製內的一些內幕,一些提前能獲得的情報來的讓人更加的焦急與欣慰呢。
所以紫閣府,竟然在不知所以然的情況之下,很簡單的成為了他們的一個期待的所在。
於是各地高官居賈,一時之間都喜歡無事到紫閣府來探探消息,從而導致了原本好像很不知名的紫閣府,竟然在一夜之間水漲船高,一躍而成為京城之中擁有著無比神秘背景的,令眾多人神往的一處至尊會所。
可惜,想進紫閣府,那可不是你有錢有身份就能進得來的。紫閣,有著他自己的特殊規矩,那就是隻有會員才能入內。
而好像紫閣府竟然算準了自己會迎來這麼輝煌的一天似的。至始至終,總是保持著那麼幾百來張會員卡。
據說是因為為了保護紫閣府的曆史意義和裏麵的多處有價值的曆史建築,所以並不再增加會員卡的發放工作。
而對於一些劇烈的想要入會的一些人員,紫閣府隻是放出話來。
想要進紫閣,除非得到會員卡,而得到會員卡的情勢,唯一的途徑就是能拿到原來老會員卡持有者的贈送和轉讓。
於是紫閣現在竟然到了一卡難求的地步,想要進紫閣的,外麵人山人海,他們是無所不用其極,但是紫閣大門難邁,於是隻能想辦法去弄會員卡了。
可現在的會員卡,真是到了萬金難求的地步。想想吧,這麼一個好去處。在裏麵坐坐,不僅可以提前得知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的官場內幕的東西。
甚至據說,還可以遇到貴人,從而滿足自己想要達到繼續上位欲望。
人都是有私心的,這麼好的東西,一個無限接近權利和上位的好東西,誰會輕易的轉讓給你呢?
可偏偏,還就有轉讓的。據說轉讓會員卡的,竟然都是京城各大部委,乃至於一些政要官員。
這消息一出,於是本就忙得要命的很多官員們的門前,那可是比平常時候又忙乎開了,進來出去,想要得到轉讓會員卡的人,多出了絕對不止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