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昌強勢的頂牛,頓時令不少人心驚.王浩的名頭,很多人都是有些害怕的,能把彪德剛整下馬的人,不是他們所能惹得起的。
一見李永昌如此講話,身為槐花市市委副書記的劉樂槐,頓時就臉色陰沉的吼了一聲:
“狂妄,沒大沒!怎麼和領導話的,黨的紀律哪去了,你身為下屬的素質哪去了?
正好,大家今都在這裏,我建議對李永昌同誌宣布停職,希望他能認真的反省自己的問題。
直到哪一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再到市委報到!”
一聽劉樂槐這麼周峰心中就是一頓,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劉樂槐,隻能在心中鬱悶的搖頭。
馬吉昌的突然下馬,其實這個劉樂槐是很有潛質能被提上來的。但憑空下來一位王浩,明顯的堵著了劉樂槐的路。
但是現在來看,不對啊,這老家夥不但不生氣,反而表現的很積極。
難道他和自己一樣,都認識到了王浩強勢的能力?要蓄勢待發,現在奉承,留著底氣待王浩一走,再放手一搏?
可是等到王浩走的那一,豈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今個人家才剛剛到任。想要接他的班,絕不會是一年半載就能等到的那麼簡單。
劉樂槐好像完全沒有注視到周峰那瞥向自己的眼神,他的建議完,便徑直的看向了身為組織部部長的張源。
張源此刻很低調,他有柳明生這條線牽著,又有李彥東這層關係在維護著。所以現在的他不著急。
他不想馬上表態,更不想提前暴漏出來點什麼。他想觀察,想認真的看看馬吉昌落馬後的槐花,究竟會不會還和以前一樣。
所以張源即使見到了看向他的劉樂槐,此刻也故裝不明其意,而是下意識的轉身向旁邊正忙乎著指揮攝像的花穎看去。
那姿勢,那形象,就好像麵前的問題與他無關一般。
此刻的他,好像從沒見過電視台拍新聞,注意力已經完全被旁邊緊張的拍攝工作,給完全的吸引了過去。
一見張源並不配合自己,劉樂槐臉色頓時就是一晃。在馬吉昌時代,自己和張源之間還是有過不少次親密的配合的。
今他之所以有此一,第一個站出來斥責劉永昌。目的就是為了給王浩留下一個自己身為一名很負責任的副書記形象。
不僅如此,自己協助王浩掌管黨群工作,主抓幹部的思想教育與紀律教育工作。李永昌在如此大庭廣眾之下頂撞領導,這就明他以前對幹部的教育工作沒有抓好。
見張源沒反應,本來心中一沉,暗叫不好的市紀委書記孟凡仁頓時心中就是一片釋然,馬上接話道:
“劉書記,可不能大話嚇人啊!這帽子可帶不得!
王副省長、王書記,這個李局長話得不好聽,他也是心急了。這個,哎!這都是他脾氣不好。
我在槐花市這麼多年,我是知道他這個臭脾氣的,他就是個急脾氣,急性子。上來一陣有什麼什麼。
劉永昌,你怎麼和領導話呢,有你這麼話的嗎。誰都知道你盡心了,為了這條中心街,你是跑了省裏跑市裏,跑了市裏,跑各大局。
你成績是沒做出來,你以為修補點路麵,暫時填補點坑坑窪窪的工作就能行了!
身為下麵的基層同誌,你就要時時刻刻的為領導分憂,沒條件就應該自己創造條件,沒錢就去想辦法嗎!
怎麼能這樣無組織無紀律,哼!不要劉書記不高興,聽不下去,我這個主管紀委工作的紀委書記,也想和你道道!
不要以為有了功績,就可以翹尾巴自以為是,不要以為不貪汙不吃不拿就是好同誌。要把工作幹好嗎,要把自身的能力提上去!
王副省長、王書記,您我的是不是,是不是!”
王浩話裏話外都聽著孟凡仁這不是在批評李永昌,這完全就是假借批評之,其實還是在為他開脫嗎。
不過今自己的首要任務不是要拿下哪個不聽話的幹部,而是要解決中心街擁堵的問題。
“嗯,這個,孟書記,同誌們有脾氣是正常的。在這裏我要,不要因為我是領導,有些話你們就不敢。
關於劉樂槐書記的建議,我看我們先放一個放吧!不過李局長,這個道路的修繕和改造問題,你既然承諾,既然敢和我比一比,那我還是很願意和你比下去的!
拆遷問題嗎,我相信群眾們會理解的,我們為大家修路,方便的是群眾們出行,這個問題,是大義,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
周市長,你看呢?市財政難道就一點錢也擠不出來?我想前期的開工建設,這麼一點款子還是應該能擠得出來的吧!”
周峰早就在擔心自己的錢袋子,馬吉昌倒台之後,連帶著原財政局的局長都海濤被一並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