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服從大局觀(2 / 2)

你一來就是二十八米,再加上人行道和中間綠化隔離帶,這總寬度恐怕直破三十米。

這樣一來,不僅要拆遷大量的民房,需要我們補償大量的拆遷款,還有可能要給居民提供大量的安置房。

安置房這個我想不會太困難,但是街麵上的門麵房呢,那可是接近三裏地的門麵。有史以來就是我們城中心區的商業老街。

那段地方,可以是寸土寸金,你就這麼一個命令拆了,我想恐怕辦不到。”

“是啊王書記,如此大的商業街,居民們得到拆遷的消息,我想一時他們肯定讓不出來。

此一時彼一時,要是不拆遷,也許還有點辦法。原來那裏的地皮和街麵,我想一平米也就一萬塊錢。

如果他們得到了拆遷的消息,恐怕在一夜之間就會長到一倍的價格還不止!如此大的誘惑,對他們來,簡直不亞於做夢撿到了大元寶,不現實,絕不現實!”常務副市長周長勝擔心的出了自己的意見。

雖然王浩力主拆遷,並且拆遷工作由王浩牽頭。但是周長勝卻是心裏明白,恐怕真要落實下去,這具體工作隻能是自己挑頭。

所以擔責任和最終主事的就是自己。

整個市中心街不下三千戶居民,總人口除了本地居民,再加上經商人員,估算下來將近五萬人。

為什麼這麼多人,這也源於中心街的曆史情況。中心街自古以來就是槐花市的商業街區。

所以雖然住戶隻有三千戶,其實每戶都是在自家的老房子上麵又重新修建了好幾層,更有甚者,一直修了五層樓的高度。

原本的民房,現在就成了一棟簡單的單元樓。真要起來,一戶變成幾十戶那太稀鬆平常了。

都是居住的臨租戶。

這要是拆遷,恐怕弄不好,就得出大亂子。

在如此大的誘惑下誰也不可能讓出自己的土地來。要想讓,除非給人家合適的補償款。其實補償款還在其次,關鍵是那近三裏的門麵房。

門麵房這個東西,在老百姓的眼裏那就是錢生錢的法門。一個門麵,特別是在這種絕好的位置上,不僅僅可以供養一家人的吃喝問題,甚至是休閑玩樂都綽綽有餘。

簡單地,一個二百平米的門麵房,按照現在槐花市的中心街的情況,租出去就是十萬塊錢。

十萬塊錢,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來,就是一筆巨大的收入。槐花市現在最好的單位,普通工人的工資是四千多塊錢。

就算是雙職工家庭,一年下來也不過是十萬。但是幹活賺錢,和有房出租,這個差距可就大了,甚至是大到無邊的地步。

人家房子租出去,那是現成的買賣。人還可以去上班賺錢。所以一來二去,那一年就是二十萬的收入。

以這樣的算法,你怎麼去補償人家這個拆遷款!

現在的房屋使用期限都是七十年產權,哪怕算一半或是再少點,按照三十年算,一年二十萬,三十年需要多少錢。

周長勝把這一筆賬往大夥的麵前一擺,頓時所有的常委們全啞了。中心街以前不是沒人提出過要進行道路改造的問題,原因就卡在這裏。

王浩初來乍到,根本就沒有人和他過這個事情。

表麵上看隻需要拆除簡單的臨街住房就可以了,其實中心街那一塊基本上都是把自己住房的一部分改造成了臨街的店麵。

如此下來,隻要想拓寬街麵,勢必就要連住房一起拆除!

真到了這一,恐怕老百姓們才不管你究竟是為了什麼目的,動了人家的利益就不行,勢必要和政府算清每一筆帳。

見王浩喳巴了幾下嘴,終究是沒能出什麼,這下可把劉樂槐給樂的不輕。其實在中心街區,劉樂槐自己就有五間店麵。

那是因為這家夥來槐花以後點背,正趕上市委沒房安置他這個大神。當時的馬吉昌也是為了排擠他,竟然把市委在城中心區的一個辦事點給了劉樂槐,讓他自己改造。

劉樂槐有個大舅哥,這家夥就一市民出身。不過卻是比劉樂槐大上能有十五六歲,還生兒麻痹。

所以隻能跟著自己的妹妹,讓妹妹照顧。

本來該分了個辦事點,一個老早就不用了的破屋,對劉樂槐來,這根本上就是排擠的表現。

但是在他大舅哥眼中卻成了寶,這家夥是慫恿著她妹妹直接讓劉樂槐把這房子給買了下來,又慫恿著她妹妹拿出了多年的積蓄,把房子和人家一樣完全的改造了。

這一改造不要緊,一座拔地而起的五層商住樓頓時就聳立在了大家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