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招,喬閔與喬閔two劍尖碰撞,碰撞的結果是,由於喬閔對於自身肌肉力量的掌控無法收發由心,導致喬閔的長劍比喬閔two多偏離了兩度。然後喬閔two身形一轉,長劍斬向了喬閔的胸前,喬閔趕緊以長劍格擋。
而由於自己剛剛偏離的兩度,使得自己回防的速度慢了一絲,因此,自己長劍的格擋位置並沒有達到自己的最大發力點,從而讓自己的長劍威能更弱三分。自己借著身形轉動以攻代守,而在長劍力量還沒完全展開的情況下,對方的長劍已經格擋了,令自己再次失利一絲。一招又一招,自己的劣勢不知不覺中積累越來越大,直至積累到三十五招左右時,量變形成了質變,自己又成疲於奔命之勢了。又是第五十招,一招不多一招不少,喬閔再次落敗。
與喬閔two相比,自己對招式的運用略差一絲,自己對自身肌肉骨骼的控製,與喬閔two相比也略差一絲,自己對於能量的運用,也略差一絲,自己對於戰鬥時機的把握,也略差一絲。
每一項,都有一絲,以定量化的論述,相差千分之二三的量級,然而幾項差距疊加的效果,使得自己的每招每式,與喬閔two相差有百分之二三的樣子。百分之二左右,這仍然是一絲微小的差距,這絲差距並不大,自己平時也發現了,但毫不在意,因為喬閔two畢竟是類似程序化的存在,而自己卻無法做到如程序一般的精準。然而現在,喬閔two卻通過某種方式,每次積累一點點優勢,最終轉換為巨大的優勢。
然後喬閔嚐試戰技、術法及一切其他自己能使用的招數對戰喬閔two,然而,無論是何種招數,喬閔和喬閔two都有這一絲的運用差別。而喬閔two卻如同高明的獵手一般,不急於幾招擊敗自己,而是令自己慢慢陷入到泥潭中,無法自拔,最終失敗。
兩日時間,喬閔不知道死亡幾次,而一次次死亡的收獲也是巨大的,在這兩天時間裏,喬閔漸漸理解了喬閔two的戰鬥布局方式。明白了這種戰鬥布局方式後,喬閔才知道了,破解這種戰鬥方式,沒有以任何歪門邪道的方式來破解,唯有,提升自己每一擊的能量運用熟練度。
所以,兩天以來,無論喬閔如何掙紮,最多五十招,自己必定被斬殺,堅持了兩天,連一招都沒有多出來,反而因為多次因為自己的冒進,被喬閔two提前斬殺。
喬閔不禁開始反思自己的戰鬥方式。之前,喬閔所碰到的對手,有強有弱,而大多數情況下,喬閔依靠自己的知識與智慧,直接平推碾壓對方,毫無壓力,喬閔也並不覺得這種方式有什麼問題,甚至認為這才是自己最應該走的道路。
然而,今天喬閔才明白,如果不能對招式最精細化的控製,當麵對同級別的對手時,自己將毫無還手之力。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己的戰鬥方式,需要從粗獷型到精細型進行轉變。
如果沒有喬閔two的存在,這種對於戰鬥的最細微最精細化的控製,喬閔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發現的。誰能想到,每一招威力不足百分之二的差距,通過戰鬥布局,竟然在四五十招上竟然能成逆天的優勢啊?
喬閔在後續的戰鬥中,主動向喬閔two學習各方麵的精細控製,並學習戰鬥布局。
第五日,喬閔終於堅持到六十招才會落敗了。這五天時間,喬閔的成果,是與喬閔two的對戰,從五十招堅持到了六十招。
是不是覺得仿佛浪費了時間啊?喬閔卻完全不這麼認為。外人完全無法理解從堅持五十招到堅持六十招的巨大提升,那種仿佛一絲一毫錙銖必較的戰鬥方式,對於自己的戰鬥素質的巨大提升。五十招和六十招,其差別,絕對是天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