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目標,新藝城的金公主院線(1 / 2)

銅鑼灣最棒的院線,就是金公主院線的一家電影院,這個院線占據銅鑼灣最黃金的地段,每年提供的票房占據香港電影市場票房的百分之八。

這家電影院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可是,金公主院線公司有著很大問題。

金公主院線的母公司是新藝城,這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傳奇,從198到199年,整整火了十年,鼎盛時期曾逼得勢如水火的老牌寡頭邵氏和嘉禾聯手對抗新藝城。

比如198年嘉禾的奇門遁甲和八彩林亞珍就破例同時安排在嘉禾與邵氏兩大院線公映,可惜票房仍不及新藝城的最佳拍檔和難兄難弟,並且吳宇森亦因執導的八彩林亞珍票房慘敗,而被嘉禾一怒之下與他解約,但新藝城馬上就將吳宇森拉攏過來了。

拍了那麼多賣座片,“新藝城”旗下的“金公主”院線確實賺了很多錢。

但這利潤到底如何分配呢?眾所周知,當年“新藝城”由麥嘉、石、黃百鳴三巨頭掌舵,但他們“分贓”其實是不均的。

因為當時他們三個與“金公主”院線的雷老板是這樣商量的:新藝城的股權,黃百鳴占9,石占19,金公主與麥嘉合占7。而在這7股權中,金公主占51,麥嘉占49。也就是,“三巨頭”中麥嘉拿的是大頭。

大家拍商業片,可不是為了藝術,而是為了賺錢。這種不均的“分贓”,日積月累,為現在新藝城的內部矛盾埋下了伏筆。

最新的一次爆,就是麥嘉居然賣了“新藝城”一次,與好友洪金寶合作,為嘉禾拍了最佳福星,使得嘉禾的院線火了一把,這實在讓“金公主”院線惱火不已。

收購院線,製霸港城的第一戰,就是要從快要分崩離析的新藝城旗下的院線開刀。

為了了解“新藝城”迅崛起,司命除了派遣人手去暗中調查外,還回到了一次太平洋海底的he11kiy時空戰艦,買了類似香港電影展史之類的書籍。

司命總結看來,“新藝城”的崛起原因,即是集體創作、集思廣益。由麥嘉、石、黃百鳴、徐克、施南生、曾誌偉、泰迪羅賓組成的七人創作組,碰撞出不少火花,新藝城前期的經典之作幾乎都是他們群策群力的結果。

七人組的成員各有所長。麥嘉上大學時主修電子工程,後來做工程師時,又去紐約大學專門學習電影製作,在美國曾以副導演的身份參加過三部槍戰片的拍攝。在最佳拍檔係列中,利用自己學過電子工程的長處,他熟練地將高空飛車、電子武器等特技融入電影創作。

石是喜劇演員,喜歡從演員的角度審看劇本。

黃百鳴曾是話劇的燒友,對戲劇頗有心得,擅長編劇,新藝城的許多劇本都由他操刀。徐克是一個集導、編、演等能力於一身的將才,善於從總體上把握一部電影。曾誌偉喜歡玩而見多識廣,對香港和台灣草根階層的審美趣味了然於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