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水北調穿漳工程圍堰深厚砂卵石層防滲施工分析(1 / 2)

南水北調穿漳工程圍堰深厚砂卵石層防滲施工分析

水利電力

作者:袁勇

摘要:在我國經濟建設的推動下,南水北調工程作為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的重大工程,其穿漳圍堰作為一個臨時性的工程,砂卵石層的厚度與其所處的位置之間,具有著極大的關聯與影響。因此對於其相關的防滲等施工,如何才能保證施工質量、施工進度和節點工期,成為其施工中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

關鍵詞:南水北調;穿漳圍堰;砂卵石;防滲施工

中圖分類號:TV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10-0127-02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南水北調的工程也逐步的取得了更大的成果。南水北調穿漳工程的圍堰是一項臨時的工程,對於南水北調的穿漳工程圍堰的防滲施工,在其中綜合的電力、環境的影響、防滲的效果以及工期與投資等方麵的因素,我們最主要的還是選擇以防滲為主與防排水相結合的帷幕灌漿的施工

方案。

1 南水北調

1.1 南水北調工程的工程簡介

南水北調的中線穿漳工程在河南省安陽市的施家村的東北,在河北省邯鄲市的講武城南麵,其工程的主要建築物有南北兩岸的渠道連接段與過河的建築物,總長度約達到了一千零八十二米,從南向北由南岸的連接渠道、進口處的檢修閘段、進口處的漸變段、倒虹處的吸管身段、出口處的漸變段、出口處的節製閘段、以及北岸的連接渠道七段構成,並且在南岸的連接渠道的郵編還設有退水的排冰閘。

倒虹處的吸管其身段約長達六百二十米,主要是鋼筋混凝土的箱形結構,三孔一聯。進口處的斜管段的長度約六十七米,出口處的斜管段的長度約六十九米。

穿漳工程主要采取的是分期導流的方案,一期負責圍右岸,二期負責圍左岸,都是明渠過流,等到一期圍堰中的建築物完成施工後再實行二期的圍堰防滲的施工工作。

1.2 南水北調工程的地質水文

南水北調穿漳工程區中主要是第三係和第四係的地層構成,第三係的上部是礫岩,多處沒有膠結,局部有鈣質膠結,其厚度在四米到二十米之間。第三係的下部是粘土岩,一般的厚度都在三米以上。第四係的下部是卵石,其厚度在十八米到四十米之間,頂部的局部有很多灰黃色的粘土與砂壤土、粉細砂與中砂、礫砂薄層與透鏡體。其中部的上卵石層的厚度一般在一米到十五米之間,局部夾雜著礫砂透鏡體以及薄層的粉細砂與中砂。上部主要是粉質的壤土與砂壤土、粉細砂與中砂,其共同的厚度在三米到十二米之間,並且主要分布在漫灘與河床。

地下水的類型是潛水,礫岩與砂層以及卵石層是透水層,共計厚度約為七十米,當中砂層有中等的透水性能,礫岩與砂卵石以及卵石有著很強的透水性能。地下水埋的深與淺,其水位大約處於七十六米左右,同時還會依照著季節的不同而發生不同的變化,其變化的幅度一般在一到兩米之間,並且受到大氣降水與洪水期的河水補給,向著下遊的排泄與補給的下部含水層。

南水北調的穿漳工程的圍堰是一項臨時性的工程,其所處於的位置含有豐富且深厚的砂卵石層,因此對於其所采取的方案主要以抽排為首的群井強降水、強封堵的地下水的連續牆的方法、以防護為首的防排結合的帷幕灌漿的方法等。

2 南水北調工程施工工藝的帷幕灌漿工藝

帷幕灌漿施工的施工工藝主要包括施工次序、鑽孔深度、灌漿順序、灌漿材料、漿液配比、灌漿壓力以及灌漿結束標誌燈方麵。其施工次序通常采用分排分序的原則進行逐漸加密,而鑽孔的深度基本在四十五米到七十二米之間,保證將礫石鑽穿,並深入至粘土岩層半米至一米。

灌漿的方式則通常采用管口封閉及孔內循環等方法,分段的從上至下進行有序灌漿。而其材料則通常選用強度等級達到32.5兆帕的矽酸鹽水泥,其配比比例約為四種,即:“0.6:1”、“1:1”、“2:1”以及“3:1”。

由於孔深的不同,其一序與二序的分段灌漿壓力也有所不同,其在三十米段的灌漿壓力約為0.8兆帕,而二序孔的灌漿壓力則為1.0兆帕。最後在其灌漿結束後,必須保證二十分鍾內的標準注入率小於等於每分鍾五升。通常灌漿結束標準在不同的情況下,還會因地製宜的臨時性對其進行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