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火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研究(1 / 2)

關於火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研究

水利電力

作者:王長軍

摘要:文章主要介紹了火電廠集控運行的基本概念與核心技術,以及集控運行技術的控製模式,分析了在火電廠集控運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以期加強人們對火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充分重視與有效利用,從而保證火電廠的穩定、安全運行,並且實現節能降耗的目的,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火電廠;國民經濟;集控運行技術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10-0131-02

1 火電廠集控運行的概述

在通常狀況下,火力發電廠基本都是采用單獨控製技術,選用母管製,其中包含的機、電以及爐都是處於彼此分離的狀態。但是與單獨控製技術相對而言,集控技術主要是選用單元製機組,其中的每台發電機都會配備相應的汽輪機以及鍋爐,與此同時,集控技術還會集中的控製汽輪機、發電機以及鍋爐等設備。其在集散控製係統當中完成對各機組的統一操作,而且各機組彼此間處於相互分離的狀態,這種控製技術即為集控運行技術。在火力發電廠生產、投入運行與停止運行的整個過程中,都會受到集控運行係統的嚴格檢測,同時還會獲得由係統提出的合理性安全控製對策。對於每個值而言,都必須要安排一個值長,而每台機組都會分別配備主值班員、機組長、副值班員以及巡檢員各一名,這些工作人員共同完成監控機組的任務。在設備生產以及使用的整個過程中,值班員都會對其實施24小時不間斷的監督與控製,但是假如火力發電廠的集控運行設備具有非常高的自動化程度,那麼這個崗位也是可以省略的。

2 火電廠集控運行的核心技術

集控運行技術又稱為DCS係統,其屬於一種綜合性的新型控製係統,配備此係統的前提條件是企業必須要具有非常高的運行與生產自動化程度。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體係裏,對比於傳統的單獨控製技術,集控運行技術具有更高的集成化與自動化程度,這也是其優勢的重要體現。火電廠集控運行的核心技術即為生產線的管控技術,此項技術能夠有效的利用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對火力發電廠生產線上的生產作業進行控製,使得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在必須要實時監督與控製大中型生產線的時候,可以采用4C技術。管理技術的根本目的即為

為了有效提高火力發電廠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的工作效率,其主要任務即為借助於4C技術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合理的分析集控運行中產生的相關信息與數據,而且還會不會優化集控運行,從而提高運行的經濟性與有效性。

3 火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控製模式

經過不斷的完善與優化,目前集控運行技術主要有三種運行模式:(1)分級階梯控製模式。實際上,集控運行模式結構是屬於一種階梯型分層結構,分級階梯控製模式能夠把整個係統的所有監控與控製過程合理的分成若幹個不同的層次,各級完成自身所對應的工作,彼此獨立,各司其職,互不幹擾;(2)分散控製模式。對於傳統的發電機組控製係統而言,其基本上都是選用集中控製的方式,這樣就會造成事故也會集中的發生,為了解決此缺陷,新推出的集散控製係統能夠有效實現對發電機組的分層控製,這樣控製難度就大大降低,而傳統發電機組控製係統存在的缺陷也得到有效的彌補;(3)綜合控製模式。其主要是借助於通訊係統來完成綜合控製的。在當今信息時代,信息技術不斷的創新與發展,其已經充分融入到人們的現實生產生活當中,而在火電廠的生產中也開始廣泛的應用通訊係統,於是集控係統也逐漸轉變成一類新型的多係統接口的綜合控製係統,而在高速數據輸送的過程中,其能夠有效提高控製係統運行的有效性與協調性。

4 火電廠集控運行時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