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麵孔的卡爾梅克騎兵連官兵和顏色各異的馬匹,在烈日下列隊等待元首檢閱。隊首的四個士兵抬著木頭上畫著的卡爾梅克共和國國徽:在金黃色的圓圈中畫著“流蘇”,圓圈外沿有藍色邊,其中裝飾著“工”型條紋民族圖案,底座是白色蓮花。國徽的頂部有準噶爾4部落聯盟的古老標誌——4個相交的圓環。
國徽旁邊的士兵擎起卡爾梅克共和國國旗——藍色圓圈,圓圈上有一朵白色的九瓣蓮花、旗杆上有紅色“火舌”形狀旗杆頭、下麵有四個圓環和流蘇的金黃色旗幟,李德昂著頭,在鮑曼與隆美爾的陪同下,左手扣在腰帶裏,右臂僵硬地舉著抬手禮,從隊列前走過,士兵們揚起下巴向他行注目禮,戰馬也刨著蹄子,溫順地低下馬頭。
卡爾梅克共和國屬俄羅斯最貧窮共和國之一。位於裏海沿岸低地的西部,共和國的大多數領土處在半沙漠地區,地表水極少。其裏海沿岸地帶屬低地沼澤地帶,是歐洲唯一信仰佛教的地區,講衛拉特蒙古語。
1771年,偉大的鐵血英雄渥巴錫汗,率領蒙古族的土爾扈特部,從外高加索的伏爾加河畔,向著家鄉準葛爾東歸。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後一次,也是最悲壯的一次大遷徙。十七萬之眾的土爾扈特部落,隻有七萬回到了家鄉。十幾萬英雄兒郎,在拚死抵抗哥薩克騎兵的追殺中,鮮血染紅了伏爾加河。
在這次偉大而悲壯的遷徙中,有一小部分土爾扈特人被羈留下來,他們就是今天的卡爾梅克人。卡爾梅克意為“留下來的人”。他們在沙皇的壓迫下,頑強拚搏,在裏海旁邊打拚出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卡爾梅克人中不乏社會名流,產生了19世紀初最優秀、最出色的畫家——“費奧多?卡爾梅克。
與哥薩克人一樣,卡爾梅克人也是馬背上的民族,但蘇聯集體化運動剝奪了他們世代相傳的馬匹,激起了他們的憤懣。德軍入侵蘇聯後,不少卡爾梅克人把德軍當成改朝換代的良機,有些直接幫助侵略者,如現在德軍中服役的卡爾梅克人。
希特勒從隊首走到隊尾,捋著一匹棗紅馬的馬鬃,畜牲與人畢竟不一樣,沒有接受過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這匹調皮搗蛋、組織紀律性不強的馬並沒有因他是德意誌第三帝國元首而畢恭畢敬,向他噴出響嚏並舔他的手背,馭手猛抽了對元首大不敬的它一鞭子。
李德站到彈藥箱上向他們講話:“卡爾梅克士兵們,你們即將奔赴戰場。腳下的土地是你們的起點,你們要從這裏出發,一直殺向裏海北岸。那裏有你們的父母,有你們的水源,有你們世代相傳的草場,有你們的喇嘛廟,可是,這些地方卻被俄羅斯人占據著,你們想不想奪回來?”
由於事先沒經過排練,也因為士兵們聽不懂他的話,回答他的是死一般的沉默,隻有那匹棗紅馬仰天長嘯了一聲。
“克拉斯克伊柳姆日諾夫中校?”李德惱怒地喊道。“到!”從他的後麵竄出卡爾梅克人,他把李德的話翻譯成蒙古話後,士兵們一下子活躍了,向卡爾梅克人吼叫:“想——”
李德向他們繼續講話:“一百多年前,你們的土爾扈特部落祖先回準葛爾家鄉時,便抱著一腔赴死之心,蹈血肉殺場,看魂魄激蕩。今天,這個一往無前的精神就要在你們這裏傳承了。”
盡管這些貧苦牧民們對他們咬文嚼字一知半解,士兵們還是在卡爾梅克人一聲口令下熱烈鼓掌,然後趕緊拉緊韁繩。後來他們有經驗了,拍手時把韁繩夾在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