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妮亞和麗達拿著一張照片指指點點,不時還耳語幾句。
“又是個美男子。”元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站到她們身旁,酸溜溜地說。他知道照片裏的人是指揮反攻的蘇軍指揮官羅科索夫斯基。
羅科索夫斯基堪稱蘇聯名將中的風流帥哥,此君身材魁梧,英俊瀟灑,魅力四射。在沙場上力拚德軍,所向披靡;在情場上征服美女,盡顯風流,真可謂“戰時揮戈滅強虜,閑時把酒戲美人”。
羅科索夫斯基他爸是波蘭人,他媽是俄國人,和多數蘇聯名將一樣,羅科索夫斯基小時候也是個苦命娃,幼年父母雙亡,無錢上學,隻好去打工賺錢,或給人家工廠做絲襪,或幫人家砸石頭,小小年齡就飽嚐世間苦楚。按照共產黨的說法,屬於苦大仇深的一類。18歲時,羅科索夫斯基參加了俄國軍隊,十月革命後又加入了俄共和紅軍騎兵部隊。在國內戰爭期間,這位小帥哥揮刀縱馬,英姿勃發,智勇兼備,屢立戰功。34歲時他就當上了騎兵師長,40歲又升為軍長。別看小羅乃騎兵出身,但思想很前衛,坦克剛出世沒多久,他一眼就感覺到裝甲戰在未來戰爭中將大顯神威,於是全力研究坦克戰,成為蘇軍中最早的也是最年輕的機械化作戰高手之一。
不過小羅在三十年代遭了一次大劫,時值斯大林發動了恐怖清洗,大批軍官被活活整死,小羅也稀裏糊塗地被抓進監獄,被打得死去活來,牙落肋折,滿身血汙,還被好幾次帶到刑場,但一直沒被槍斃。後來斯大林難得地發了一次“慈悲”,準備放出一批軍官,小羅極其幸運地重獲自由。
李德忽發奪想,對她倆說:“哎,你們不要光顧著看人家的臉蛋,說什麼男人鼻子大下麵那個玩意兒也大,我想能不能派出一支特工小分隊深入敵後說服他投降?”
“想得美。”“我不去。”兩個美女異口同聲地否定。元首呆滯了片刻,上前一把奪過照片扔到地上,把兩人攬在懷裏。
頓河以北、伏爾加河下遊以東,一個月來忙碌異常,蘇軍的反攻跡象越來越明顯。9月6日,星期天,200萬蘇軍整裝待發。
無數的炮隊開到了指定的地區。幾十萬發各種口徑的炮彈,在三天之中掃蕩了兩道德國人的戰壕所占據的廣闊地帶。頭一天,剛一開始猛烈的掃射,德國人就放棄了第一道戰壕,隻留下了一部分監視哨。第二天,他們又放棄了第二道戰壕,轉移到第三道戰壕裏去了。到了第三天,蘇軍坦克和潮水般的戰士們湧出頓河南岸的橋頭堡,向斯大林格勒衝去。
在此同時,另一支蘇軍在斯大林格勒以南渡過伏爾加河。連日的大雨讓雙方的飛機爬窩,在整個渡河的過程中,政委一手拿槍,一手拿著一張紙大聲念著:“同誌們,這是俄羅斯母親寫給前線兒子的信:親愛的卡佳,你的父親死了,哥哥陣亡了,現在,你接過了他們的槍。狠狠打擊凶殘的希特勒匪徒,他們是吃人野獸,斯大林同誌在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一發炮彈在船頭爆炸,木板、繩索和人的胳膊伴隨著血水炸開了。
“船要沉了——”船上幸存的人一頭紮向河水。“不許離開,不許逃跑!”政委的另一隻手抬起來向河裏撲騰著的“親愛的卡佳們”開槍。
遠處炮彈的爆炸聲和步槍射擊的聲音在寬闊的河麵回響著,使四周顯得空曠而悠遠。
岸邊德軍大炮、迫擊炮和機槍不斷開火。炮彈落下,巨大的水柱便騰空升起,把船上的人淋了個透濕。隨著炮彈的下落,震昏的魚兒不久便浮出了水麵,銀白色的肚皮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亮。一艘隸屬於伏爾加河區艦隊的炮艇,被德軍炸彈擊中,20名船員無一生還。為了讓自己盡力不去想遙遠的河岸,一些人就盯著船周圍的水看,就像登山隊員抗拒向下看的恐懼一樣。而另外一些人,則不停地盯著河西岸燃燒的建築物騰起的大火,戴著鋼盔的腦袋因為害怕而本能地蜷縮在胸前。等待他們的,將是地獄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