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毫無先兆地宣布休會。他恨鐵不成鋼地訓誡波魯克:“德國與全世界作戰,任重道遠,前路艱險。作為德意誌軍人,尤其要精誠專心。因閑花貪生,因野草懼死。僅憑一腔熱血,不研修技能,這樣的軍人該死。德意誌雖大,隻有打拚才能立世。英美蘇亡我之心不死。要放眼世界,不要當井底之蛙。”

波魯克愕然:“不要當井底之蛙?你的意思是我不要滿足於地中海?”

“放屁!”希特勒發火了,與其說責罵,不如說是期許,“我讓你先從怎麼彙報工作入手,讓你修身養性。還沒學會走路就想跑?冉妮亞,幫他列個彙報提綱。”

“我來開導他。”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自告奮勇,惹得海軍將領們竊竊私語。元首知道,這是個眼裏容不得砂子的職業軍人,他不能忍受任何不專業的軍人——那怕是與他毫不相幹、吃力不討好的海軍軍官。

二十分鍾後,彙報繼續。經過強化錘煉的波魯克這會兒利落得文縐縐的:“我奉命指揮太平洋戰區暨美國西海岸的軍事行動,此役共抽調中、遠程潛水艇26艘,計印度洋戰區7艘、地中海艦隊9艘、黑海艦隊7艘、還有3艘來自伊拉克……”

←←←←←←

黑沉沉的天,鉛灰色的雲,海在狂叫,風在怒吼,巨浪一排排向前奔湧。一艘潛水艇像一片樹葉,一會被托上浪尖,一會被拋到底穀,一會扔到這邊,一會跌到那邊,但她依然頑強地穿行在波峰浪穀間。

接踵而來的巨浪一次次拍打著指揮塔,激起衝天的水浪,艇長與夥伴們穿著厚重的防水衣,在排浪中一遍遍彎腰,又一次次起身,拿起望遠鏡向遠外眺望。

“有人掉海了。”大副聲嘶力竭地喊叫。艇長一把抹掉臉上的海水急轉頭,指揮塔後部攔杆上吊著一個人,身子拋到外麵,雙手死死地抓著欄杆,活像魚鉤上的魚,在翻卷上來的海水裏掙紮著,排空巨浪的轟鳴掩蓋了他的呼救聲,隻剩下那張驚恐已極、沒有血色的臉。

戰友們緊緊抓住他的手,可是浪太大了,又一陣湧浪鋪天蓋地砸下來,戰友們猛然感到一陣輕鬆,一屁股坐到地上。定睛看時,落水的戰友已不知蹤影,他的半條胳膊被他們緊緊攥在手裏。

“下潛。”艇長命令道,“把舒爾伯特的胳膊保管好,我要把它埋藏在陵園裏。”

這是長途奔襲美國阿拉斯加的U333潛水艇,艇長是彼得?埃裏希?克裏默。此前,他在U152號上吃糧,因為懂法語,一年前經艇長推薦,提拔為副艇長。潛艇經常奔波在西北非、馬達加斯加、法屬印度支那,艇長需要一名懂法語的人與當地人打交道。

在美洲的西北角落,有一片與亞洲接壤的土地,它的東麵是英聯邦成員加拿大,南臨太平洋,西與蘇聯楚科奇半島隔白令海峽相望,北接北冰洋,約五分之二的土地在北極圈以內。這就是美利堅合眾國麵積最大的一個州: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與美國本土之間隔著加拿大。有心人看看地圖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加拿大靠太平洋的西海岸中,有一半被生生切割到阿拉斯加名下,但還是給加拿大留下一半海岸線。這說明美國盡管霸道,還是有點羞恥心,或者說,臉皮還沒有厚到無所顧忌的程度。

阿拉斯加氣候寒冷,海麵風大浪急,本來與遙遠的德國沒有一毛錢關係。要不是美國通過這裏的港口源源不斷向蘇聯遠東地區輸送戰爭物資,德國才懶得理它呢。

其實,阿拉斯加是俄羅斯最先發現的,1867克裏木戰爭期間,俄國沙皇缺錢花,再加上擔心被英國侵占,所以按每英畝二分錢的白菜價賣給了美國——其實連白菜價都算不上,隻能說是白菜邦子的價格。

元首希特勒曾以此為例,對高官貴胄們諄諄教誨:“我們德國人太直了,隻知道打打殺殺,不用腦子,不講策略。你看人家美國人多會辦事,明明是搶,還要象征性地給點錢,變成了賣,這一搶一賣,事情的性質完全變了,雙方都掙回了麵子,皆大歡喜。”

現在,德國黑海艦隊七艘潛艇奔向阿拉斯加,並不是評估這宗買賣是否合算,而是按照劃定的區域分頭去大鬧天宮:兩艘進襲北麵的諾頓灣,兩艘在布裏斯托灣尋找戰機,四艘到南麵的阿拉斯加灣全麵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