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裏希特霍芬(1 / 3)

“德軍西非空軍司令裏希特霍芬將軍到——”空軍副官扯開嗓子喊叫。

裏希特霍芬邁著沉重的步伐踏進會議室,出現在眾人麵前的早已不是冷酷無情地轟炸華沙和斯大林格勒的硬漢,而是一個垮掉的人,他倚靠在門上,把軍帽捏在手裏,眼裏閃著淚花顛三倒四地喃喃:“漢堡不在了……慘絕人寰……中世紀的教堂成了黑色的空殼,燒得焦黑的屍體……公共汽車都燒化了……整整一個小時,我沒有見到一個活人,不,連一隻活狗都沒有見到……”

軍帽和幾張照片從他軟弱無力的手裏掉落到地上。裏賓特洛甫橛著屁股挪開帽子,拾起照片。周圍人紛紛幫著揀照片,沒人理會那隻軍帽,被進來倒開水的女服務員一腳踩扁。

照片在眾人手裏默默傳遞著,這幾張照片是冷凍機,讓屋子的空氣如同冰凍,看照片的人亦不例外成了冰磚。

盡管事先調整了心態,盡管平日裏自詡為鐵石心腸的人,這些慘絕人寰的照片深深震撼著希特勒:繁華的街道堆滿了幾層樓高的瓦礫,兩邊的高大樓房成了薄薄的一堵牆,看上去像是紙板搭建的。一家四口身子燒成木炭,由大到小依次躺在地上,最小的孩子隻有幾個月,像一塊燒過了頭的磚頭。燒成焦炭的死者都露著白白的牙齒,就連下邊那個兒童也一副呲牙裂嘴的猙獰模樣,像是死神在獰笑。一輛自行車倒在地上,上麵的騎手隻剩下了一把灰燼,頭上的鋼盔和鋁飯盒卻完好無損,自行車的主人生前可能是通風報信的,如今向死神報到去了。這一張照片將盟軍的奢侈暴露無遺:諾大的一塊平地上彈坑密密麻麻,猛然一看像踏上了荒涼無比的月亮表麵,那裏還有一絲生機?由於屍體太多,隻得就地火花,因而到處是這樣的場景:空中煙霧彌漫,層層疊疊的鐵軌下燃燒著火焰,上麵是小山一樣高的屍體,熱氣騰騰的屍體慢慢熔化,往下流淌的油脂更助火勢,竄起衝天的火苗。那些平日裏活生生的人此時隻代表著一堆柴草,一堆肥料。

戰爭的埋單者永遠都是普通百姓,從這個角度講,不論是哪個國家與民族,都隻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小撮當政者手中.德國民眾選擇了希特勒,他們也就選擇了死亡,但是,如果不選擇希特勒就一定會有和平嗎?二戰,其實是一群強盜的分髒戰爭,隻不過是勝利者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罷了。

從一位跳傘的美國飛行員身上搜出了一張地圖,上麵用紅筆標出的重點轟炸區域是漢堡最繁華的商業區與居民區,包括高中心的阿爾斯特湖邊。阿爾斯特湖位於市政廳廣場以東,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市區的中央,風景如畫,美麗的湖麵上,彩帆點點,天鵝優雅地穿梭在波光粼粼中。夜晚燈火通明,霓虹眩目。湖濱有精美的雕像,古老的教堂,豪華的賓館和商業大街。可是,僅僅過了一天,這些都成了過去,展現在眼前的是慘不忍睹的地獄景象:大轟炸引起了全城性的烈火,烈火變成了旋轉的熱風暴,為了求生,人與動物像下餃子一般跳進湖水,不會水的被淹死,會水者死得更難看:臨死前撕扯下頭發抓破臉——空氣中的氧氣被衝天的大火迅速消耗殆盡,統統窒息而亡。

這位英國空軍飛行員回憶:“當時的場景讓我完全震驚了,我們彷佛飛行在火的海洋上,熾熱的火焰透過濃濃的煙霧閃爍著死亡的光芒。我一想到在這人間煉獄裏還有很多婦女和兒童,我就無法自製地對我的戰友們喊道:‘我的上帝,這些可憐的人們!’我無法形容我當時的感覺……”

希特勒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希姆萊喃喃:太慘了,市政廳被抹平了。戈林第一次沒有為毀壞的油畫而痛心:“漢堡可是歐洲的中心啊。”

所有人都吼叫著複仇。這些條頓武士們的複仇必將是震驚世界的。

希特勒通紅的雙眼逼視著裏希特霍芬,一字一句地說:“以牙還牙,以血還血。我已經下達命令,讓你接替韋斯中將,擔任國土防衛軍司令,迅速組織反擊。”裏希特霍芬沒有一絲高興的表情,空洞洞的目光盯了元首一眼,衝耶舒恩內克上將吼叫:“讓我用兩隻拳頭去打飛機嗎?你這個笨蛋。”他猛然一拳頭咂在水泥牆上,馬上留下了一個血印,“德國的戰鬥機、高射炮都是他媽的兒童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