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軍事菜鳥都掛在嘴上,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中共領袖,包括那些喝過洋墨水的高級將領依然不了解八路軍——這支以農民為主體的軍隊與西方軍隊之間的真正差距。八路軍與德軍最大的區別是:統帥德國軍隊的將領們普遍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淵博的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對敵我雙方的實力與弱點了如指掌。都是世界級的大腕:古德裏安的“閃擊戰”、曼施坦因的間接路線、魯德爾的“磁性防禦”以及隆美爾的沙漠戰術將會流芳百世。
戰爭是富人玩的遊戲,軍事、外交、政治、經濟缺一不可。就德軍而言,每一場戰役的實施依靠整個現代化軍事係統的有機運作,各軍兵種之間協同配合,兵力火力配置科學,通訊暢通,後勤保障有力,官兵們冷靜而嫻熟地執行勤務,德軍指揮官依照條例和戰場形勢有條不紊地下達命令,而不是靠某一名指揮官的咋咋乎乎。即使軍事將領發生變動,也不會影響戰役進程。
而中共將領中大多數出生貧窮,沒讀過書或隻讀過幾年私塾,有的甚至扁擔倒了都不知道是個一字,許多軍官是提著腦袋在戰場上拚殺出來的,缺乏起碼的軍事常識,個性凶悍且不顧惜士兵生命,從上到下都認為打仗隻要不怕死就行了。不錯,中共軍隊裏湧現了好多狼牙山五壯士之類的偉大戰士,也有意誌不堅定者。在這個世界上,日軍是最不怕死的軍隊,到1942年底還沒有成建製被俘的例子,問題在於最不怕死的日軍被美國打得滿地打滾,被蘇軍爆菊。
中共軍隊建立之初與曆次的農民起義軍相似,其理念依然停留在殺富濟貧、武裝暴動、嘯聚山林、地方割據的層麵。不同之處是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有蘇俄外援,加上社會的進步,逐步發展提高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適用於任何一支中國軍隊。整體文化素質不高,缺少現代戰爭知識,魯莽輕敵必然吃虧,遇到近代化的日軍就傷亡慘重,更別說世界強敵德軍了。
這次的綏遠戰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八路軍集中了絕對優勢的兵力舍生忘死地向敵人衝鋒,李雲飛團長神氣十足地向戰士們宣稱,就是每個人吐一口唾沫也能把敵人淹死。他那裏知道,久經沙場的德軍在東線就切中了人海戰術的死穴,那就是梯形防禦陣法。這種布陣,將最弱的老弱病殘擺在第一線,戰鬥力較強的俄羅斯人民解放軍戰鬥部隊,依次在第二層各陣地設防,德軍在第三層防線養精蓄銳,縱深防線布置強大的炮兵火力隨時支援,還有裝甲預備隊隨時反擊。仗一開打,各條阻擊線逐步消耗敵人的力量,等到攻方呈現出疲態裝甲預備隊迅猛反擊,將進攻之敵徹底擊潰或消滅。這種戰鬥模式,守中有攻,攻中有守,攻守合一,是非常科學的。人海戰術就是憑的人多,人沒有了便大勢已去了。
在高級將領中,129師師長劉伯承頭腦相對清醒,他知道八路軍在戰場上遠不是德軍的對手,因為支撐在德軍後麵的是德意誌聯邦為主導的全歐洲無以匹敵的強大國力,但他隻能旁敲側擊提些建議,人家不聽也就罷了。等到吃了大虧,想起他說過的話時,八路軍已經付出了近萬人的慘重代價。直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把打敗仗的原因歸於武器裝備不如人,掛在嘴頭上的一句話是:如果給我同樣的武器,我一定會……雲雲,很少能從軍事思想、現代戰爭規律的戰略戰術、軍事人才、體製編製的現代化,建立能適應不同作戰任務要求的機構精幹、指揮靈便、反應迅速、效率高、戰鬥力強的諸軍種、兵種合成的軍隊等方麵總結。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好在中共領袖不一定認錯但能改錯,好在中共內不乏有識之士的政治家,有著周恩來這樣處理複雜問題的能手,有著彭德懷這樣剛正不阿的人,有著劉伯承,林彪這樣頭腦清醒的軍事家,而且與保守鬆散的國民黨不同,中共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充滿活力並接受蘇共的指導,因而綏遠戰役之後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認識差距奮起直追,直接推動了中共軍隊的知識化和專業化,掀起了大練兵的熱潮,一些在整風中受到審查的軍事幹部被解放了出來,軍事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在延安創立了,劉伯承擔任了新成立的延安高級軍事幹部學校校長,以俘獲的五輛德國坦克為基礎成立了裝甲兵學校,那位對馬匹有研究的山東分局書記朱瑞則調任炮兵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