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一次吐蕃的過分舉動,尋著實憤怒至極,要知道南詔與吐蕃之前關係一直都很不錯,可是最近些年來吐蕃卻是越來越過分,以至到如今他們竟然連南詔的使臣都殺!這群蠻子著實不可理喻,之前每年都從南詔拿去那麼多的財富,如今竟然還要如此地對待南詔的使臣。
尋怒目橫眉,高站在鑾台之上俯視著眾昹,憤然怒喝:“來人啊!傳令三軍明日午時點將台前集合……”
“哥!”憶昭卻是一聲疾呼喝住了他,“您想怎麼樣?您想在此時出兵與吐蕃決戰嗎?”乍見他如此,憶昭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怎麼會這樣呢?這似乎有些不對勁兒啊?不!不是“似乎”而是根本就不應該如此,努力地回想著自己所知的曆史,此刻的憶昭心裏也已經淩亂了,怦怦的心跳讓她無法冷靜下來,可是明顯這個時候出兵是不對。如今隻是大曆十五年(公元780年),並不是自己所知的南詔與吐蕃決裂的時候,倘若大哥真要在這個時候出兵,那麼曆史不就被改寫了嗎?這樣做不對,絕對是不對的!
而尋在聽到了她這一場疾呼之後,也不禁怔了一下,赫然收回目光凝視著她。
“哥,這樣做不對!如此倉促出兵的後果,您想過沒有?”一言休罷,滿朝文武也不禁紛紛議論起來。有人支持皇上立刻出兵,也有人支持憶昭先考慮後果,但是不管怎麼樣,無論是誰對於吐蕃這一次所作所為都沒有一個人再敢為他們說一句話,憶昭回頭掃視了一眼身後的眾臣,心裏不由自主地泛起一抹淡淡地感傷,雖然自己早已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可是陡然想來卻感覺自己是如此的孤獨。
“妹妹,您不是也說過將來咱們南詔是要回歸漢唐的嗎?為何還要阻止朕出兵呢?您也看到了,如今並非是我南詔不義,卻是他們不仁,既然如此又有何話可說?即便是魚死網破,也總不能如此忍氣吞聲吧?”
“哥!”看著他那憤怒的模樣,憶昭不知應該開心還是難過,曾經總是覺得他把一切都憋在心裏,甚至於讓人感覺他的軟弱,可是如今他即已爆發,可自己卻又不得不擋著他,這世間之事還真是矛盾,就連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為何非要如此順從天意。“我知道您忍不住這口氣,其實我也忍不住。可是大哥,您有沒有想過您的子民,倘若咱們南詔就這麼逆離,那逆離之後呢?如何回歸漢唐,如何避免吐蕃的報複?這些您都想過了嗎?”
此言出口,眾昹也不禁一怔,議論之聲甚比從前。尋驚愕得大張著嘴巴,怔怔地凝視著她,許久說不出話來。
憶昭卻黯然地低下了目光,看著跪倒在殿前滿身頹廢卻一言不發的皇叔蒙安國,心裏如刀割般的疼痛。想他平時也是儀表堂堂,可是此刻卻為何會弄成這副模樣?而那盒子之中,楊幕青的人頭讓人感覺格外的不安。憶昭感覺自己的心裏仿佛有什麼東西似的,總有種力量在心頭蠢蠢欲動。
“皇上,公主殿下所言即是!”一名臣子陡然上前,抱拳而奏,“想我南詔雖然這些年來發展迅速,可是就如今的軍事而言,以昹之拙見卻著實還不是時候。倘若貿然出兵,或許我軍能夠突擊其一兩座城池,可是之後呢?如若吐蕃大軍以此為借口向著我軍反撲,那我軍又如何能夠與那強大的吐蕃大軍抗衡?那我萬民不是就要遭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