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龍劍合一(1 / 2)

楊幹貞放走了南詔遺臣段氏少主的事情很快傳到了大長和國皇帝的耳朵,可是那家夥卻似乎根本就沒把這事兒當回事兒,雖然朝中眾臣紛紛上疏,可是這事兒在他看來卻似乎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甚至他連看都沒有看那些奏本一眼便扔到了一邊。依舊每天尋歡作樂,倘若有人提起此事,他甚至還會有些不開心地嗔怪道:“楊卿家之事朕早有所聞,不必爾等太過費心,此事朕自有定奪!”

可是這“定奪”來“定奪”去卻一拖就是好多天,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或許是不敢得罪如今已然權傾朝野的楊氏一族吧?但不管怎麼說他也是一國之君啊!然而如今卻做出這種掉格的事情來,不免讓人產生疑問來。對於功臣不予獎勵,對於臣子之過也不處罰,如此以後皇威何在?皇權何屬?

當然,這皇帝雖然表現得很是昏庸,但其實也不見得真是那麼昏庸的人。對於楊氏一族越來越大的勢力,他其實也感覺到了無限的壓力。可是即便是如此又能怎樣呢?畢竟這天下是他們楊氏一族幫著打下來的天下,如今的他們兵權在握,即使自己是皇帝,倘若想要真正地治他們的罪,隻怕也隻能是個空想而已。

然而即便是如此,在麵對著眾臣們的各種諫言麵前,他也不想再這麼一直忍氣吞聲下去了,倘若能夠借此機會收回一些兵權,哪怕隻是一丁點兒也是好的。而如今朝野之上真正能夠與之相匹敵的,也隻剩下了清平官趙氏一門。而說到這趙氏,那還真得說說他們的曆史。

他們原本並非姓趙,而是曾經南詔之時的白彝。因當年南詔極其推崇漢學,許多當年的彝人也都跟隨著學習漢人的文化學說,而他們趙氏的先祖便是其中的翹楚。想當年他們亦是以文而起家,到如今已然傳承數代,在這朝廷之中也一直都有著那麼一種說法,說這朝廷之中“文趙武楊”,而如今卻正是這“文趙武楊”讓他這皇帝寢食難安。

“稟皇上,趙清平與楊將軍已然在殿外候旨!”一名侍者的回報拉回了皇帝的思緒,可他卻微微一滯,並沒有因此而放下手中的鳥兒。抬起了手來輕輕揮動著,“讓他們候著吧!告訴他們朕有要事,一會兒就到!”明明是他的召見卻讓二人在外殿等候著他處理這“要事”。

鳥兒不停地在籠子裏撲騰著,侍者卻在身後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久久不曾離開也不知該如何提醒他殿外的二人已經在外邊跪了許久了,可是皇上卻似乎是在有意折騰他二人。那楊將軍年輕也變罷了,可是那趙清平卻是拖著一身百來斤重的贅肉等候在殿外啊!如今這季節已然是盛夏,讓他那身板兒在那外殿候著可不是件舒服的事情,這侍者也知道其身份之重,哪裏敢得罪這外殿的二人啊!可是皇上眼下卻著實為難自己,倘若不進來催促,得罪的是外殿的二人,可若要進來催促,得罪的卻又是這一國之君。

侍者好生為難,隻能默默地俯首在皇上的身後等候著皇上的開恩。

“怎麼還不出去?沒看到朕正忙著嗎?”然而見他不動皇上卻惱了,扔下了手中喂鳥兒的小勺,陡然回頭滿麵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