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青澀難言(1 / 2)

楊幹貞頹廢地一屁股坐到了椅子裏,緊鎖著的眉頭在額間形成了一道小溝。他怎麼也想不出來到底是誰出賣的他,為何那趙善政會突然對整個羊苴咩城進行宵禁,難道他發現了什麼嗎?楊幹貞很是納悶,看來自己的計劃是走漏了風聲,原計劃上元節的“活動”看來是很不通了。

“唉!”長長地一聲歎息,他黯然神傷地望著殿梁,父親一輩子都在策劃著有朝一日能讓楊氏不再成為別人手裏的劍,可是眼下這一天就快要到來了,然而誰又會想到在這個時候竟然還會出這樣兒的岔子。想起父親他的眉宇皺得更加厲害了,又一次想起了父親彌留之時將自己叫到了他的身邊,無非有兩件事情是他所放心不下的。第一是楊氏的前程,第二便是自己那不爭氣的弟弟。

想他總是那樣兒的風流,府中都有著五六房的姨太了,可是他卻似乎還對此並不滿足,時不時還會到處去尋花問柳。雖然他這麼做也不見得有礙了誰,可是畢竟這樣兒不好啊!女人多了自然少不了的爭風吃醋,更少不了的是是非非,難道他就沒有想過家族的未來嗎?上一次與他在城郭分別,卻不想他的家眷那麼繁雜,哪裏像是個軍人啊!簡直有些過分了。而後自己與他的交談,也不知道他明白了多少,或許他是明白的吧?以他的聰明又怎麼能不明白呢?

“公子,一切已然照您的吩咐都已已然封入秘室了,這事兒……”來人是一名老者,衣著打扮並非是軍人,而此刻的他卻也是蹙緊著眉頭,顯得有些不甘心。

楊幹貞聽到他的聲音,緩緩地抬起了頭來,臉色很難看,“李伯,您還有什麼高見嗎?”此人姓李,本是漢唐末年從西川逃到南疆來逃難的書生。可是他哪裏會想到,就在他來到南疆的第二年,整個南詔便也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那一年死了很多人,兵荒馬亂的世界就算沒有被殺死,也不得不在饑餓中掙紮。死神仿佛就在身邊,路旁隨處可見死去人的屍體。當時的他已經走投無路了,好在他就在快要對生存絕望的時候,他遇到了楊老爺,於是留在了他的身邊兒幫著打理一些府邸之中雜事。誰知道這一打理就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而他一直忠心耿耿地留在楊家,也最終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如今楊幹貞重用他,也是因為看中了他的忠心,然而畢竟這事兒事關重大,倘若讓趙善政真的捉到了自己的把柄,隻怕楊家這麼多年來的努力都將要白費了。

“高見不敢當。”那李伯倒也不與他見外,這麼多年來他是眼看著他長大的,無論他是在軍營還是在家,在他的眼裏,他永遠都是那個曾經偷偷背著父親哭泣的小公子。或許如今的他已然是族長,是元帥了,但無論他走到哪裏,自己永遠都是那個幫他穿靴的人。

楊幹貞緩緩地直起了身子,一掃之前的頹廢站起身來走到了他的身邊,“嗬,李伯,這麼多年了,您在想什麼難道我還不清楚嗎?我知道您也在顧忌倘若眼下咱們不出兵,那老小子會不會有所防範,這個問題我也思量許久。不過據我所知,這老小子生性本就多疑,他這一生都沒有真正相信過任何人,甚至就連他的兒子他也沒有相信過。不過那小子倒也真的不是個能夠讓他爹相信的人,每天隻知吃喝玩樂,對於朝廷之事,他是從來都不會去管。但是幹出來的事兒,嗬……”楊幹貞冷笑了一聲,輕輕搖了搖頭,“那還真就不是個人應該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