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數日,甚至是數月,憶昭都沒有再參與到朝政的漩渦,她一直默默地守護著,等待著。阿朗似乎隻是意外的暈倒,其實身體並無大礙,經禦醫的會診,最終的結果隻是中暑而已,休息了兩日便又生龍活虎,天天偎依在憶昭的身邊兒姐姐長姐姐短的叫個不停歇。而憶昭似乎也比從前對他更加關切了,甚至連飲食起居都要親自過問。有時候她也會想,是否會因為關心他太多而讓他產生反感,可答案卻是否定的,阿朗似乎很喜歡這樣兒。隻不過有一個問題卻是令憶昭實在尷尬的,那便是他的淘氣,比起從前那簡直就是有增無減,終究是離開了他父親的管轄範圍,以至於他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
然而另外一邊,大天興的朝廷卻在日夜發生著變化。十六節度史,十六個家族的分封與定位,原本是為了將各自家族的權力都係栓到各自的地旁之上,卻不想這樣的製度卻反而滋生了許多不必要的困擾。而太子殿下又因之前褻瀆神衹的事情而被問責,隨後更加爆出其之間的胡作非為,使得滿朝文武怨聲載道。十六個家族至少有十個提出了要求皇上罷黜太子的議案,此事一經鬧大,即使是皇帝趙善政再想保他亦顯得格外困難。終於,經過數日的三思,趙善政不得不做出了罷黜太子的決定,而這一個決定一經傳開便引得整個朝野之中一片動蕩。
“大哥!大哥啊!”楊幹義很久都沒有如此興奮過了,一躍下馬背便飛也似的奔入了內堂。然而眼前的一切卻讓他疑惑不解,隻見那空空的廳堂之中連個人影兒也沒有,甚至連個下人都沒有,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啊!然而正當他疑惑之時,卻見那內院之中李伯突然出現,神色顯得很不自然。
“喲!二公子,您怎麼這個時候回來了啊!”一聲問候卻顯得格外糾結,仿佛是不希望他回來似的,令人感覺無限的疑惑。
楊幹義疑惑地注視著他,眉頭微微蹙起。難道大哥在策劃什麼嗎?最近的幾個月,他一直都稱病不上朝,可是自己卻在他的府邸中隨時看到朝中許多重臣的身影。就拿前兩天的事兒來說吧!那幾個朝中的中層將領和侍郎,他們到這兒來做什麼呢?而且看他們那慌張的神色,那可絕對不會是來探病的吧?再說了,大哥真的病了嗎?這個問題自己的心裏可清楚得很,他哪裏是生病,每日還不是一樣的習武吃飯,隻不過他眉宇之間那溝壑是越來越深了,也不知他們是在策劃些什麼,總之這事兒他不想讓自己知道,可是自己也能猜到些許。又一次回想起了那一次離開王都時他給自己說過的話,他說楊氏不能永遠隻做別人手中的劍,隻有真正的成為了握劍人才是楊氏最終應該到達的位置。
這明顯地說明了他的心思,可是為何他不願意讓自己這個他最親愛的弟弟幫助他呢?楊幹義想不明白,心裏很是憋屈。如今朝中各大家族紛紛爭權,可是他呢?他竟然隻躲在家裏不問世事,而是讓自己這個做弟弟的在外邊兒與人周旋,他這到底安得什麼心啊?簡直讓人無法理解其用心到底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