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殘酷的,是華夏族的以此災難,是僅次於滿清入關時候的災難。
華夏國的曆史上有著幾次巨大的災難,第一次是三國末期,因為魏蜀吳三國的爭霸,大量的消耗了華夏國的內部實力,導致華夏族的人力物力出現了最大限度的衰落,最後導致五胡亂華,原本五千萬人的華夏族,有超過四千萬人死於饑荒或者異族的屠殺,如果不是東晉的完全存活,最後恐怕都沒有華夏族的存在了。
而冉閔的驅胡令更是讓一直以來在北方所剩無幾的華夏族百姓再次站了起來,最後迫使那些異族不得不盡量將自己融合到華夏族之中,最後才有了隋朝的建立,而當年那個時候因為河西走廊和西域的三百萬殘民,才堪堪恢複最終出現了漢唐盛世。
但是唐末時候的五代十國,導致華夏國陷入了數十年的長期分裂之中,讓北部的契丹人崛起,最後弱宋因為缺少戰馬等等古代的機動兵力,最後依舊滅亡在蒙古人的手上,但是蒙古人雖然殘暴,卻並沒有大舉屠刀,史書上雖然寫著蒙古人的殘暴,十人一刀的說法,也有著宋末的幾次屠殺,但是死傷的百姓不過僅有百萬之數,蒙古人求財,而沒有去真正的想明白改怎麼樣去統治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度。
但是在明末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通古斯人曾經是漢人的養馬奴仆,一朝鑽了空子之後,為了洗刷他們身上的奴仆印記,自然要反過來狠狠的折磨華夏人,由此有了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說法,那次的屠殺才是真正慘烈的屠殺。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樣的事情雖然慘烈,但是畢竟死亡人數也不是太多,但是異服令才是真正的殺人凶手,到最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樣的屠殺中最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明末的時候華夏人還有這一億三千萬人口,雖然自己國家之中有著十幾年的內亂,但是華夏族畢竟有著巨大的鄉紳係統,最少能夠保證將傷亡降低到最低,因此死傷並不算是太大,可是最後滿清入關之後,人口卻驟降到不足八千萬人,這足足五千萬人的死傷,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歐羅巴人口的總和還要多,由此可以想象當時的情形是多麼的殘暴。
稍微懂曆史,和看曆史的人,對於這種種族屠殺都有著深深的恨意,甚至陳華這樣的特種兵在後世對於那種鞭子戲有著發自內心的厭惡,畢竟一千萬百萬人之中死傷五千萬,幾乎是三個人之中就有著一個人被殺死,這可以說是人人都與通古斯人有著血海深仇,既然是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去稱讚和宣揚那些本身就已經是腐朽的敵人那?
而且那個族群居然在後世還沒有改名換姓,還堂而皇之的使用者他們的姓氏,這樣的族群本身就該被埋在曆史的垃圾堆了。
而抗日戰爭比之那個時候有過之而不及,鬼子在華夏國的屠殺,之所以進行那麼大的規模,完全就是因為鬼子看到當初通古斯人在屠殺了華夏國人之後華夏國依舊被統治和奴役了三百年,鬼子認為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
如果當初華夏國在明末的時候奮起反抗,哪怕是死傷近半,卻能夠給通古斯人一個永久性記住的傷痛,那麼鬼子怎麼敢於這樣做?
後世居然還有人再喊,都已經過去了那麼久,我們應該往前看的說法,這簡直是可笑。
華夏國在後世還沒有強大到可以那麼寬容的時候,米國人強大,但是米國人從來卻不寬容,而華夏國卻不如米國強大,有些人卻那麼的聖母婊。
世界就那麼大,死了一個異族自然自己一方就多出一個生存空間。
適當的善良是需要的,但是善良和仁慈隻會出現在自己友好的國家麵前,對於那種本身就如同一個白眼狼一般的敵人麵前,那麼能做的就是用你手中的鐵棍狠狠的將他滿嘴的獠牙給砸下來。
在後世的時候,陳華深處的那個年代,本身華夏國和日本以及南棒子都已經準備好組成一個東亞自貿區,也可以說是東北亞聯盟,以此來掌握自己的命運,對於當時收到米國巨大影響,尤其是當時的日本,被米國航空母艦進入了東京灣,逼不得已自己大幅度的貶值之後很多的日本人都在竭力想要擺脫對於米國的依賴。
華夏國的高層剛開始非常歡喜,華夏國的百姓也認為鬼子是迷途知返了,但是米國人航母往東京灣一站,最後日本人立即夾起了自己的狗尾巴,然後在他們米國老爹麵前搖尾乞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