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好”與“把書讀好”(2 / 2)

從前有不少人琢磨過如何讀書。阮葵生在《茶餘客話》中有段文字:“袁文清公桷,為湘江世族,受業王深甯之門,嚐雲:‘予少年時讀書有五失:泛觀而無所擇,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縮不敢望,其失儒而無立;纂錄故實,一未終而屢更端,其失勞而無功;聞人之長,將疾趨而從之,輒出其後,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學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袁氏之言,我雖不敢全部苟同,但大都說在了讀書失當的要害之處。而其中“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縮不敢望”,我以為是讀書的大忌。

更有甚者,還有讀書把人讀糟了讀壞了的。周作人當年講:“中國的事情有許多卻就壞在這班讀書人手裏。”抽去這句話當時的具體所指,抽象一點說,這句話倒也說得通:中國的事壞在一些讀書人手裏的還少嗎?

這文章前後兩部分似乎有些矛盾。但我以為,我必須這樣做。我當為讀書竭盡讚美之辭。但又明說:不是所有讀書和所有讀書人都可配得上如此讚美的。這文字的背後藏了一個企圖:但願天下讀書人,都能將書讀好,都能達抵那些個被我讚美的境界。

[編輯提點]鄭文龍

曹文軒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在此篇文章中曹先生深入淺出地向我們分析了“開卷有益”所涉及的兩個方麵:“開卷”有何“益”以及如何“有益”。“讀書好”這一觀念在崇尚文教的中國可謂是一大曆史悠久的文化傳統。從童蒙之際的“詩書傳家”的私家教訓到科考舉仕中“顏如玉”、“黃金屋”的功利勸勉,再到希聖希賢的經世致用、道濟天下,讀書都被賦予了無上的光榮與尊崇。然而與讀書這一行為本身所受到的榮耀不相匹配的是,對於如何“把書讀好”卻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與重視。這裏既有讀書人自家學問功夫的問題,更是與經學傳統的弊端有著密切關係,即一味崇古逡巡以致泥古不化,最終扼殺了思想的創造力與文化的自由發展。總之,讀書之益在於獲取新知、經驗、啟迪、升華而日漸圓滿智識、完善人格,無論讀書之目的與方法皆應有本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