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節 楊蘭出手!(1 / 2)

李煜攤了攤手,露出一臉無奈之色,搖頭道:“我也不知,當日楊蘭在長安催動九條祖龍,聲勢極是駭人,龍首噴出重鼎所在之方位,楊蘭派遣各路高手,一共尋回八個重鼎,他卻忽然發現,原來中洲鼎卻早已不知所蹤,不知為何人移走,要不然,短時間內破去九洲之上的定鼎天下大陣絕非易事!”

楊南皺眉道:“難道人皇印上的祖龍也找不到中洲鼎的下落?”

李煜點點頭,肯定的道:“不是找不到,而是很古怪……,楊蘭震怒之下連催人皇印,後來連九龍化一的龍神都現出身來,奇怪的是,那中洲鼎的鼎氣忽東忽西、忽南忽北、遊蹤不定、來去無影,如何能確定下來?”

楊南嗬嗬一笑,這中洲鼎也真是古怪,就是沒有布成九鼎大陣,其鼎也重若萬斤,居然還會遊蹤不定,想來楊蘭心中怒極之餘,也是滿頭霧水了……

倪彩在一旁插口道:“或許這中洲鼎吸收天地精華,已然化為人身也說不定……”

李煜也讚同道:“倪兄說得正是,昔日玄帝八寶也曾化出人身遊曆世間,九鼎雖重,但年代久遠,說不定早就化成人身隱在茫茫人海之中了。”

楊南歎了口氣道:“靈寶化人,絕非易事,若無機緣,就是萬年億年也未必能成,這也算是一種天數了,若是楊蘭有九鼎在手,眼下的長安內城真的要固若金湯了!”

少了九鼎之心的定鼎天下大陣還能讓天下高手止步不前,若是九鼎齊聚,威力有多麼可怕楊南想也想得出來,中洲鼎雖然不知所蹤,但也未必不是命數!

李煜點頭道:“楊兄,少了中洲鼎固然是好事,但楊兄若想收取九鼎,若無中洲鼎在手,隻怕要多費力氣了。”

楊南見這李煜眼色極佳,竟然憑著自己對九鼎流露出一絲興趣就判定自己想收九鼎為己用,這等心智果然不同凡俗,他也不加分辯,點頭道:“便是少了中洲鼎,我收八鼎也無難事,此事日後再說,天王殿下還是先去將李乾、玉欣喚了過來,就當我買一送二,做個大善人吧。”

救一個也是救,救三個也是救,楊南索性一股腦兒將三人收羅麾下,借此試探一下純王反應也是一件好事!

李煜喜形於色,點頭道:“楊兄恩德,且容李煜來日再報,告辭。”

李煜來時行色匆匆,但神色沮喪,去時也是行色匆匆,但精神大振,倪彩望著他離去身影,對楊南大有深意的道:“阿南,想不到你的手段越來越厲害,居然這樣就布了一局,恐怕不僅僅是試探純王那般簡單吧?”

楊南心知自己這位道兄可不是什麼好糊弄的角色,聞言哈哈一笑,道:“倪兄不必心急,我隻是有備無患罷了,來日自見分曉。”

長安內城八門,純王李浩選了東門下手挖掘通道,選擇東門,乃是取帝王尊崇的‘紫氣東來’之意,其實八門如一,並無區別。

百萬士卒配合無數修士將長安百姓遷移幹淨,真正動起手來挖通道的不是士兵,而是道門各路高手!

要將大地掘出一個一丈高、一丈寬,萬丈深的大道絕非凡人之力所能辦到,佛門高手精研佛法,儒門高手隻會誅邪退魔,但道門各路高手卻是大顯身手、各逞神通!

有楊南法令,道門五行宗中的土宗裂地開山、機關宗掘土取石、術宗確定方位,各派高手各施法劍、法寶、法器,一股腦兒的轟擊,從天黑忙到黎明、從白晝忙到極夜,道門各派高手的這一番忙碌不亞於一場驚世大戰!

十萬道士輪番而上,到得最後,儒釋二教弟子也不好意思在一旁觀看,各施術法也來助一臂之力,一天一天過去,那幽深通道便一點一點的開拓出來!

門前一萬丈、門後一萬丈,這個U字形的極長大道不但要筆直如一,還要計算九鼎中心方位,半點也錯不得,若沒有道門各派的神通,天下群雄也隻能望洋興歎。

多日之後,純王李浩與楊南等人來到東門通道前,李浩望著這條幽深無比、全憑人力造就的大道向楊南歎道:“世兄,道家各派為定天下助我良多,其中功績就連這萬丈通道也不能比擬,小王定當銘記於心,不敢忘卻。”

楊南拱手道:“通道已成,還請殿下率軍直入皇城,殺入未央,以定天下!”

眼看城破在即,就是楊南心中也燃起沸騰熱血:‘天下蒼生、自身仇怨、修道宏願,俱要在今日了斷,此情此景,如何能不熱血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