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節 止戰之殤!(2 / 2)

楊南聽得動容,但卻訝然道:“師兄如何知道你我、元始三人定會合力?眼下三教爭雄,闡教豈肯低頭?若是同入封神陣中,又以何人為主?”

布成創造、毀滅、平衡三座大陣,一時間會盡拔三界萬物為己用,這還不算,三個神主同入封神大陣中,如何行事?以何人為主?

這一點若不問個明白,如何能叫楊南放心?

白發童子淡然笑道:“吾苦參多年,悟得一法,名為鴻鈞大道,此法可將你我三人神力彙於一爐,造就始祖大能,如今你一統天界,大運未消,自然是以你為主、我等為輔!”

“鴻鈞大道?三力歸一?”

這個名號非同小可,鴻鈞在後世之中,可是能與九洲始祖大神相提並論的人物!

楊南愕然一怔,他萬萬沒有想到,後世傳說中的鴻鈞老祖竟不是什麼先天而成,居然是自己三人合而為一的統稱!

彼岸鴻鈞根源竟在於此?

白發童子鄭重的道:“不錯,此法包容三力、無邊無量,威能之大,可構架彼岸橋梁,若非你我三人合力,決無可能逃過無量大劫,元始定當不會推卻才是!”

元始天尊會不會拒絕,楊南自然不會擔心,隻要元始天尊不想泯滅,他必定願意攜手合作!

不過,三教爭雄,元始天尊可不是什麼願意屈人之下的人!

若是他想以滅力主導、生機造化為輔又當如何?

白發童子見楊南沉吟不語,似是知道他心中如何想法,開口道:“師弟放心,以你今日道行,若得四身四劍,則已三界無敵,元始來日必要與你一戰,若你能擊敗元始,以你為主又有何難?”

人界爭戰,三大神主俱未現身,但是,卻未必代表他們不會現身!

老君擺明車馬,是絕不會爭這個天道主宰名份,更自承比不上楊南修為,若能一戰而敗元始天尊,則是天下大定!

楊南思量許久,終覺奇怪,不禁問道:“師兄道行高深,神人大成,為何不與我爭這主宰地位?”

白發童子灑然笑道:“師弟可知莊周乎?其人洋洋灑灑、崇乎自然,言無為方是天道,自然方是天道,摒棄一切斧鑿痕跡,可惜過猶不及,僅在世間留名,連道果也未證得,你可知其原因?”

楊南啞然失笑,所謂莊周,即是莊子,這個世界的莊子依然是那個著書立傳的宗師級人物,莊子言論,最重要的便是自然、無為、清靜、灑脫,蔑視一切、放棄一切、超脫一切!

不過,區區一個凡人便敢談及神仙也不敢談的神人大道,實是好高騖遠、過猶不及!

縱然是道家始祖老君,也是從凡人踏至巔峰、最後成就仙人,再由仙人踏至巔峰,成就大羅金仙,至於神人大道,沒有億萬年休想證得!

這其間,老君著過書、當過小吏、化身人皇、遊曆人間事跡,從上古到至今,蹤跡不絕!

連老君這等人物都要曆盡世間各種劫難、各種滋味、各種權力、各種紅塵異象方可成道,小小凡人安敢妄談大道?

沒品嚐過權力滋味,談何超脫?沒做過人間至尊,如何更進一步?

可憐的莊周空談大道,枉有虛名,最後卻連一個仙果也未證得,其根源便在於:不積蛙步,何以行千裏?不曆萬世萬劫萬苦,何以明大道?

不有為,何來無為?

不造化,何來自然?

不明從有至無、循序見進之理,所謂的莊子大道,不過是一番空談罷了,看似超凡脫俗,實則空洞虛無,若按他的理論,億萬眾生什麼事也不用做,隻要道心超凡,便全是聖人……

楊南見老君提起莊周,也不禁笑道:“原來如此,師兄主宰天界億萬年,便已到了摒棄仙心境界,想來這忘仙之境已然達到,真是可喜可賀。”

空談大道,比比皆是,但真要修道、成仙、成神、大神、無量,其實每一步都是無比艱難。

老君與楊南一樣,同是在凡間一步步走上來,大道重在忘,太上忘情之前,尚有忘權、忘心、忘仙、忘神等諸般境界。

晉至凡間至尊,隨後拋之,是為善。

晉至仙人極致,轉手棄之,是為明。

待到天地皆忘、物我兩忘、太上忘情境界,方是至道無窮。

長安一戰,楊南已至人間巔峰地位,不當人皇便為棄,世間權力,久而為毒,權力沾身,便使道心受損。

但是,若沒有這個過程,楊南談何放棄?難不成他入道之初便說什麼天道無情、天道不仁、天道主殺之類的空談大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