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最忌手忙腳亂。如果提前將布局設好,打通各路關卡,這樣會使計劃實施得更加順利,又讓對方隻能甘拜下風。安祿山起兵叛亂,又重兵在握,大肆籠絡朝中要人,且善於算計,遂重創大唐軍隊。
公元756年,正是“安史之亂”第二年。唐明皇每日在宮中享樂,根本沒把安祿山放在眼裏。他急功近利,命常勝將軍哥舒翰率二十萬大軍去殺退安祿山。
哥舒翰是員老將,身經百戰,鎮守潼關。他見安祿山猖狂不可一世,決定壁壘防守消耗其兵力。安祿山和哥舒翰兵力差不多,但個個如狼似虎,殺氣騰騰,他們急於攻下兵家要塞潼關,以長驅直入殺進長安。
哥舒翰堅守不出戰,急壞了安祿山。他深知這員老將不好對付,於是派奸細潛入長安城,到處散布說哥舒翰膽小怕死,不敢出戰,而安祿山如今隻剩下老弱殘兵不堪一擊。
消息很快傳到唐明皇耳中,他大為震怒,命楊國忠去察看軍情。楊國忠本來就是個大奸臣,他去了潼關一看,哥舒翰果然不出兵,而陣前又都是安祿山三三兩兩的老弱殘兵。他急忙回朝添油加醋說了哥舒翰的許多壞話。唐明皇馬上下令,命哥舒翰出兵殺退安祿山。
君命難違,哥舒翰隻得親自披掛上陣。安祿山派崔乾佑帶老兵出戰。戰了幾十個回合,崔乾佑大敗,退回營地。哥舒翰帶兵追殺,不知不覺中,追兵進了山穀。這時,安祿山埋伏的精兵殺出,唐軍無法撤退,隻好迎戰。山兩旁又滾下擂木山石,把唐軍砸傷無數。
哥舒翰下令突圍,但安祿山軍隊前後夾擊,唐軍隻能被動地挨打。待天黑了下來,突然四邊火起。唐軍在山穀中自相踐踏,死傷不計其數。
安祿山親自率大軍出擊,兵分兩路,一路阻截唐軍,一路殺奔唐軍營寨。唐軍營寨中主將不在,其他將士如何抵抗安祿山的虎狼大軍?霎時間,兵敗如山倒,唐軍丟盔棄甲,有的摔進黃河,有的摔死在山穀。山穀內被阻截的唐軍最後隻剩下數百人拚死血戰。然而寡不敵眾,最後,全軍覆沒,哥舒翰重傷被俘。
潼關一戰,使安祿山叛軍取得決定性勝利。唐明皇倉皇出京,逃到蜀地避難。
安祿山軍力日盛,又善於做表麵文章,連皇帝寵臣都聽信於他,又怎能不使唐軍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