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美國闖紅燈要“回爐”印尼沒收駕照剃光頭(2 / 2)

此外,別人可以向銀行拿到比較長時間的貸款,而闖紅燈者卻不可以,銀行給闖紅燈者的貸款利率還要遠比其他人高。

這就大大降低了個人誠信度。德國人認為,闖紅燈的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危險的人,生命隨時不保。

加拿大——要上繳受害人附加費

在加拿大的多倫多,根據2010年1月1日的規定,被攝像頭拍到的闖紅燈過程記錄一次罰款260美元,還要額外交60美元的受害人附加費和5美元的法庭費用,總共的違規成本為325美元。

在此之前,闖紅燈的違規成本為180美元,包括155美元的罰款,外加35美元的受害人附加費。

多倫多規定,由攝像頭拍到的闖紅燈並不扣分。如果闖紅燈被警察抓到,那麼罰金就高些,為324美元,扣3分。

根據多倫多警察署的網站介紹,每次闖紅燈的罰款中,有265美元是交給多倫多市政府的,60美元作為受害人附加費由安大略省收取。

印尼——無情剃光頭

在印度尼西亞,如果司機違章後,就會被當場先罰款,然後沒收駕駛執照,最終被無情地剃光頭發。

巴西——陪兒童玩遊戲

在巴西的聖保羅市,一旦司機觸犯了交通規則,就會被送進司機孩子所在的幼兒園,同孩子們一起玩在虛擬的公路和岔道上駕駛兒童玩具汽車的遊戲,在孩子們的嘲笑和指責聲中反思自己的過錯。

越南——“超速”噴油漆

越南警方使用噴漆槍對付超速行駛者。

由於這種油漆很難擦洗,即使違章者當時逃脫,警方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他們緝拿歸案。

哥倫比亞——看交通事故電影

哥倫比亞的司機違章駕駛,就會被客氣地請進一家內部電影院,觀看一部令人心驚肉跳的交通事故紀錄片,以引起司機心靈的震撼。

“闖紅燈怎麼懲罰?不清楚哦!”這是我采訪幾個美國朋友普遍的回答。原因很簡單:他們沒闖過紅燈,因此也不用去理會到底怎樣罰、罰多少。這些駕齡不短的美國人,一家通常有兩三部車,從小就生長在這種特定的汽車文化中,十幾歲就會開車,自然也較早接觸到交通規則。遵守交通規則,儼然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讓許多人在路口未遇到行人時,也會慢慢等待綠燈的到來。

我國日益增多的私家車車主中,不乏素質不高的司機。交通部新修訂的法規便起用“重典”,目的是讓文明駕車迅速蔚然成風。

我想,在這種“重罰”下,讓遵紀守法成為開車的一種習慣,在信號燈麵前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扣分不是罰款,而是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無論有無行人都會在紅燈前停車,那麼,不管闖紅燈扣多少分,意義也都不重要了吧。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