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臭蟲今年七歲。從他記事起就跟著鎮東口的劉太爺一起生活。沒人知道劉太爺本名叫什麼,有多大歲數,也不知是誰傳的,劉太爺年青時當過兵,還做過將軍。後來出家當了道士,再後來就到了這個小鎮。
小臭蟲生活的這個鎮子麵河靠山。鎮旁是大片的平原,幾經河水改道衝刷,土地還算肥沃。鎮子叫靠山鎮,前十幾年還是靠山村,之所以改名,是因為村西河邊在十幾年前修了個小碼頭,這些年打仗少了,南來北往的貨車商船,馬販走卒總會在碼頭這歇歇腳,打個尖,久了就有了現在的靠山鎮。鎮東幾裏後是仙渺山,連綿數百裏,其實是座山脈。傳說山裏有神仙,可誰也沒見過,鎮上人靠山吃山,農閑時結伴上山弄些外邊沒有的土特產,跟商船換取所需,運氣好的淘換到一兩件希罕的,還能換來大把的銀兩。
劉太爺幾年前孤身一人來到小鎮,在鎮東頭靠山處置下一塊地,蓋了間兩進院子。每日裏深居簡出,少有出門。鎮上人雖好奇劉太爺的來曆,可大多忙碌,不願理會別人的閑事。
忽然有一天,劉太爺出門時,身邊多了一個小小子。鎮上熱心人上前嗒話才明白。原來,小家夥四歲,是劉太爺從山上狼吻搶下的。孩子的父母家人都喂了狼,偏這孩子命大,被他家人藏在一個衣箱裏。狼群嗅覺敏銳,圍著翻出車箱的衣箱爪刨牙咬,衣箱是上好木料製成,四周包上銅釘,鐵皮,狼群一時不能得手,正‘嗚嗚’的起勁,劉太爺從天而降,抬手一捧火球,驚退狼群救出小童。
從此,小傢夥就跟著劉太爺。劉太爺問過小傢夥,除了年紀姓氏以外,其他的都說不大清楚。許是受了驚嚇,也可能因為孩子還小父母家人還不曾對他說起。與是給小傢夥取名劉劫,取其劫後餘生之意。劉劫的父母沒有給小劫留下什麼玉佩,家徽什麼能證明其身世的東西,就連劉劫藏身的衣箱裏都沒有小人兒的任何衣飾,隻有幾件成年人皮袍,布衫。劉太爺也沒有心情幫小劉劫認祖歸宗,隻是可憐其身世,就當一小貓小狗養在身邊了。
自從有了劉劫,劉太爺出門的次數就多了。小傢夥有一雙罕見的肉掌,天生力大。每次劉太爺出門都帶著小劉劫,次數多了,鎮上人大都跟小劉劫混個臉熟後才發覺,小傢夥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禍害。鎮上人起初看其年幼,不跟他計較,誰知他不管時間,不分場合,
不知疲倦,攪得鎮上人不得安寧。無奈,鎮裏人三天兩頭上劉太爺家告狀,訴苦;劉太爺靜靜聽大家訴說告苦,然後禮送出門,等小傢夥出現,告其原由,取出早就備好的戒尺擊掌三下,以示薄罰。
劉劫天生一雙肉掌,肉厚力大,對此自是毫不介意,事後依舊攆雞追狗。
平原地帶,土地肥沃,氣候怡人。幾乎家家都種有幾顆果樹。劉劫看到哪家果樹掛果不管果青果紅,連枝帶果禍害幹淨;放牛的打個盹,劉劫就跑去牽牛趕跑;鋤地的歇口水,回過頭,鋤頭就不就蹤影。更絕的是有一次,劉劫溜進一戶張姓人家,一時內急,看著牆角有個大南瓜,嘿嘿一笑起了壞心,順手抄過一邊的竹刀揭開瓜蓋,掏出瓜瓤,解下褲帶對著南瓜口大解。完事後重新蓋好瓜蓋,帶著瓜瓤一溜煙跑掉了。並且越是有人告狀給劉太爺,劉劫就越是對那人折騰的狠。偏偏他人雖小身子卻靈活,力氣也不小,溜山爬樹,常常讓別人狼狽不已卻又無可奈何。時間長了鎮上人遇上劉劫大都笑臉相迎,好吃好喝哄著,就怕他跟自己家搗亂,背地裏都叫劉劫‘小臭蟲’!
劉劫第一次聽到有人叫他小臭蟲,是鎮南莊家的大丫頭,單名一個‘淇’字。
這天,劉劫溜到鎮南,看上一顆核桃樹,尋了半天找到跟長木棍,正在樹下捅著。一個小姑娘出現在他身側,大喊一聲‘‘小臭蟲’,你又在偷果子了。’聲音清脆圓潤,稚雅無邪。
劉劫舉著木棍,左右瞄了眼,看到一個小姑娘正衝著他瞪眼,小嘴撅著,紅撲撲的,讓劉劫不由自主的想起昨日格吃過的柿子,甜甜的,濡濡的。
兩人對眼了半天,看著小姑娘宛若星辰般的一雙眼,劉劫手舉的都有些酸了,才回過神來。放下木棍,甩甩手臂,回頭看著樹上的核桃果,又瞅了眼小姑娘,抬頭,重又舉起了木棍。
小姑娘一見急了‘‘小臭蟲’,我跟你說話了,你又在偷果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