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掙脫自卑的鐵籠子,自信滿滿事竟成(3)(2 / 3)

愛因斯坦後來對學生說:看來智商稍高條件優越,如聰明強壯者不一定會得到成功,成功有時需要一種近乎愚鈍的力量啊!

成功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隻有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產生質變,我們不能對自己拔苗助長,不能一個勁地往上拔高自己,卻忘了做好自己,結果因為實力不足,難有後勁,甚至“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導致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我們必須常常告誡自己,認真專注地做好自己,就會更好地走向社會。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位幼師畢業的姑娘,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被迫加入了打工妹行列。然而因她長得嬌小,生得文弱,手無縛雞之力,根本不是靠力氣謀生的料,不得不打道回到家鄉。

鬱悶一些日子後,她細心地發現,無數的年輕父母攜帶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多有不便,隻好托付給老人照管。這些留守孩子的教育問題便是打工父母胸口無奈的痛,成為他們最牽掛的事情和最大的遺憾,而他們或多或少地掙了一些錢,能夠也願意承擔孩子的早期教育投資。這位姑娘眼前豁然一亮,決定利用所學辦一所幼兒園!

說做就做,她迅速將自家住房整修一番,辦起了家鄉有史以來的第一所幼兒園。因是科班出身,加之盡心盡力,她很快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先是幾個孩子,後是幾十個孩子,再後發展到100多個孩子,她的家裏容不下了,就蓋了專門的幼兒園,還聘了幾位師妹過來,像模像樣地當上了園長。

再過幾年,她竟然成了家鄉最富的人。

眾所周知,人非生而知之,靠後天學習和積累,對於每個人來說,隻有加強各方麵知識、技能的積累,才能讓自己不斷走向成熟。許多人都喜歡聽“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句話,覺得隻要誌存高遠,仿佛自己就能在社會中天馬行空,這往往給自己帶來不期而遇的打擊。麵對現實和理想的差距,我們應該牢記鬆下幸之助的警告:“胸懷大誌的確是件好事,然而,為達此目的,需要日積月累,珍視每一天的每一件工作,由此而循序漸進地有所進步,長此下來,最終將成就偉大的事業。”

偉大來自於平凡,成功沒有那麼多的神奇,不過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一切的挑戰都是來自於對自己的挑戰,每個人先天差別並不大,差別大的是後天的努力程度。

一個中專生畢業後分配到一家單位。在單位裏,因為學曆低,隻能下到車間當工人。

不過,不甘心屈服命運的他,每天下班就用業餘時間搞試驗,任憑各種風涼話的打擊,他都不屑一顧。

與他一同分來的大學生們紛紛成了家,隻剩下他一個人在單身宿舍過著苦行僧的日子!

終於,幾千個日日夜夜,幾千次試驗後,他的專利產品終於研製成功了!後來,他更擁有30多項發明,成為某著名企業的總裁。

後來,他進了電視訪談欄目,主持人問他:“作為一個中專生,你憑借什麼取得了自己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超出常人的努力!”他大聲答道。

“事非經過不知難”。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關鍵是要鎖定一個高目標,並為之努力奮鬥。任何美好事業的追求,不經過艱苦奮鬥是不可能實現的。平凡之中孕育著偉大,偉大之中包藏著平凡。毅力,永遠是不敗的花朵,開在人間的天堂中,或者創造天堂的人間。

戴爾·卡耐基是美國傑出的成人教育家,他在全球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成人教育運動,他的著作影響了20世紀的幾代人,至今仍經久不衰。《時代周刊》稱他是“美國的象征”。然而,透過層層耀眼的光環,我們不難發現,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卡耐基走過了太多的泥濘,經曆了太多的坎坷和挫折。

1880年11月24日,卡耐基出生在密蘇裏州瑪麗維爾附近的一個小鎮上。父親是一個小農場主,母親是位鄉村教師,很有教養。

卡耐基的家庭十分不幸。由於連年洪水泛濫,他家已到了破產的邊緣。上中學的時候,卡耐基經常穿一件破舊且不合身的夾克去學校。

有一次上數學課時,卡耐基被老師叫到黑板前答題。當他走上講台,教室裏立即爆發出一陣笑聲,老師連續做了幾個安靜的手勢都無濟於事。

下課後,卡耐基才明白同學們笑話他的原因。原來是坐在他後麵的一個搗蛋鬼搞的惡作劇:他在卡耐基夾克的破裂處插了一朵玫瑰花,並在旁邊貼了一張字條:“我愛你,瑞德·傑克先生。”在英語中,瑞德·傑克與破夾克是諧音詞。

受到這樣的嘲弄,卡耐基簡直難以承受。放學回家後,他滿懷委屈地對母親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了。”

“為什麼?你究竟怎麼啦?”母親滿臉驚訝和失望。

“同學們老是笑我穿的衣服破,我不能集中精力聽課。”

母親靜靜地看了他一會兒,然後緩緩地說道:“你為什麼不想辦法讓他們因佩服而尊敬你呢?好了,不必傷心,今年秋天,我們一定給你買套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