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寬恕他人包容為懷,多個朋友多條路(1)(1 / 3)

在自己的心中多一些寬容,遠離是非,遠離羈絆,那樣就會少一分阻礙,多一分成功。與人交往,退一步能海闊天空。多一個朋友,遠不如減少一個敵人好。隻要我們主動伸出和解之手,展示包容之意,化解彼此心中的疙瘩,我們可能就會減少一個敵人,而增加一個肝膽相照的好朋友。

沒有必要針鋒相對

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敵人,此時此刻,我們可以和他們針鋒相對,和對手鬥爭到底;也可以忽略對手,不與對手計較;當然也可以化敵為友。

但是,大家不妨想一下,若是鬥爭起來,則會天昏地暗;若是忽略對方,則需要豁達和操守,淡然看待對手的挑釁;若是化敵為友,則需要更寬廣的胸懷和更長遠的考慮。

一個人有這樣的經曆:

他在台上演講時,那人在台下竊竊私語;他說到興奮之處,那人卻譏諷地哈哈大笑。

他有權利阻止這個對自己充滿敵意的人的行為,但是他沒有。他總是麵帶微笑看著他,然後繼續自己的演說。

他知道那人喜歡藏書,有一次在議會大廈大廳裏兩人相遇,他問:“我有許多珍貴的藏書,不知你有沒有興趣?”

那人吃了一驚。

他把家中的許多藏書贈給那人,他們之間有了接觸,談論的話題從書籍發展到政見。最後,他們成為摯友。

他就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富蘭克林,而那個對他充滿敵意的人當時的身份是州議會議員。

與人爭鬥、忘記對手是容易的,但要笑臉麵對敵人,把敵人視為知己,卻要遭遇人性上的艱苦考驗。如果我們能以一顆平常心豁達地對待對手,就會發現其實化敵為友會帶給我們太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蘇聯著名作家葉夫圖申科在《提前撰寫的自傳》中,講過這樣一則十分感人的故事。

1944年的冬天,飽受戰爭創傷的莫斯科異常寒冷,兩萬德國戰俘排成縱隊,從莫斯科大街上依次穿過。

盡管天空中飄著大片大片的雪花,但所有的馬路兩邊,依然擠滿了圍觀的人群。大批蘇聯士兵和治安警察在戰俘和圍觀者之間,畫出了一道警戒線,用以防止德軍戰俘遭到憤怒的圍觀群眾襲擊。

這些圍觀者大部分是來自莫斯科及其周圍鄉村的婦女。她們之中每個人的親人,或是父親,或是丈夫,或是兄弟,或是兒子,都在德軍所發動的侵略戰爭中喪生。她們都是戰爭最直接的受害者,都對悍然入侵的德軍懷著滿腔的仇恨。

當大批的德軍俘虜出現在婦女們的眼前時,她們全都將雙手攥成了憤怒的拳頭。要不是有蘇聯士兵和警察在前麵竭力阻攔,她們一定會不顧一切地衝上前去,把這些殺害自己親人的劊子手撕成碎片。

俘虜們都低垂著頭,膽戰心驚地從圍觀群眾的麵前緩緩走過。突然,一位上了年紀、穿著破舊的婦女走出了圍觀的人群。她平靜地來到一位警察麵前,請求警察允許她走進警戒線去好好地看看這些俘虜。警察看她滿臉慈祥,沒有什麼惡意,便答應了她的請求。於是,她來到了俘虜身邊,顫巍巍地從懷裏掏出了一個印花布包,打開後,裏麵是一塊黝黑的麵包。她不好意思地將這塊黝黑的麵包,硬塞到了一個疲憊不堪、拄著雙拐艱難挪動的年輕俘虜的衣袋裏。年輕俘虜怔怔地看著麵前這位婦女,刹那間已淚流滿麵。他毅然扔掉了雙拐,“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給麵前這位善良的婦女,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其他戰俘受到感染,也接二連三地跪了下來,拚命地向圍觀的婦女磕頭。於是,整個人群中憤怒的氣氛一下子改變了。婦女們都被眼前的一幕所深深感動,紛紛從四麵八方湧向俘虜,把麵包、香煙等東西塞給了這些曾經是敵人的戰俘。

故事以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結尾:“這位善良的婦女,刹那間便用寬容化解了眾人心中的仇恨,並把愛與和平播種進了所有人的心田。”

與人交往,退一步能海闊天空。多一個朋友,遠不如減少一個敵人好。隻要我們主動伸出和解之手,化解彼此心中的疙瘩,我們可能就會減少一個敵人,而增加一個肝膽相照的好朋友。

多一些包容,世界就多一份愛

人世間,沒有人生活在真空中,麵對自身與外界諸多的挑戰和威脅,如果我們沒有包容的心態,一定會處於無休無止的精神危機裏麵!每個人必須多一些包容,才能有效控製自己的人生情緒和意誌,無論遇到什麼人都可以冷靜應對,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理性處理,讓我們的人生航船順利行駛。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力大無窮的英雄叫海格力斯。有一天,海格力斯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發現路的正中間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海格力斯便踢了那個東西一腳,誰知道那東西不但沒有被踢開反而因為被踢膨脹起來,海格力斯非常生氣又狠狠踩了那東西一腳想把它踩破,哪知那東西不但沒有被踩破反而加倍地膨脹起來,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抄起一條碗口粗的木棒狠狠砸它,那東西竟然再次膨脹,大到把路都堵死了。

正在這時,山中走出一位智者對海格力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忽略它,離開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當初,你的心裏老記著它,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前進的路,與你敵對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