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不可能的超越,才是最華彩的生命樂章。男人如此,女人亦如此;富人如此,窮人更是如此。一個成功者的一生,必定是與風險和艱難拚搏的一生。許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其實隻是功夫未到。
要想成功,你必須要有勇氣去做你想做的事,在你的生活裏把“不可能”這三個字排除掉,你要相信自己一定也能登上成功之巔。
隻要你不認輸,就有機會!
在成功的道路上,雖然布滿坎坷、荊棘,但是沒有不能攻克的難關。隻要有勇氣去麵對,行動起來,談話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態度中摒棄它,不再為它提供溫床與“原料”,不再為它尋找“市場”,而用“可能”來代替它,那麼,你一定會實現你的理想、你的目標。
因為有愛所以快樂
快樂在哪裏?不少人四處尋覓,卻不知道快樂就在自己身邊。人生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意外問題,當你帶著積極、快樂的心態全力解決一個棘手的問題時,往往發現事情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糟糕。無論多麼嚴重的事情,隻要別丟了快樂這把鑰匙,就一定可以打開生活中許許多多難解的鎖。
“與其抱怨玫瑰有刺,不如感謝荊棘中有玫瑰”。快樂是必須去求去找才會有的,並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們總認為快樂隻是一種感覺,無法接受我們支配,其實,情形正好相反。一個人缺乏主動性和創造力,他永遠和快樂無緣。
一位作家決定搬到一個清靜的地方居住,那樣會有利於他的寫作,也有利於他的健康。他找到一位朋友,叫他幫助他物色好的住所。朋友笑眯眯地聽著,然後點點頭,說:“好吧,你先在我家裏坐一個小時,感受一下。”他在朋友家裏待了一個小時,這裏的環境確實幽靜。但一個小時後,人們陸續下班回來,嘈雜聲開始顯現。最要命的是,隔壁傳來一種含糊不清的類似於說話的聲音,就像原始部落的人用特殊的聲音在喊叫,讓人聽了格外地不舒服。
他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朋友說:“一個9歲的男孩,在學說話。”朋友問他:“如果讓你住在這裏,每天聽到這樣的聲音,你感覺如何?”他直搖頭。“但是,在我的耳朵裏,這孩子的聲音簡直就是一首美妙的音樂。不但我有這樣的感覺,住我們這棟樓房裏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朋友見到他一臉的詫異解釋說:“這孩子是個棄兒,一出生就又聾又啞,被生身父母拋棄了,是我的鄰居撿了回來,不但撫養他,還到處求醫生為他治病。從他1歲開始,我的鄰居就開始教他說話。到了5歲,有一天,他居然能開口叫媽媽了,我的鄰居當時就激動得哭了,在場的許多人都激動得哭了,這棟樓裏的住戶,都覺得這聲音就是美妙的音樂。”
臨別,朋友對這位作家說:“你聽這孩子的聲音很刺耳、很不舒服,那是因為你是用耳朵在聽。而我們聽這孩子的聲音,很動聽,很欣慰,那是因為我們是用愛在聽。隻要學會用愛去傾聽,這世間許多聲音都會是美妙的音樂。”朋友的話,讓這位作家打消了搬家的念頭。
一個人有了愛,就變得像大地一樣寬厚仁愛,快樂就常駐心中。沒有愛,世界將失去生氣;有了愛,世界將變得充滿生機。上帝給了我們耳朵,是讓我們能聽到世界所有紛雜的聲音,而人類給了自己愛心,是讓我們將所有紛雜的聲音,轉換成美妙動聽的音樂。想享受美妙動聽的音樂,就要學會用愛傾聽。
歲月無情催人老,人的頭發可以變得斑白,但進取之心不可丟失。箴言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心使骨枯幹。”脾氣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有些人是急驚風,有些人則是慢郎中。然而我們如何麵對生活中的試煉,會影響我們整個人的整個性情。
芬妮出生6個星期後就雙目失明,她活了90歲,寫下無數動人心弦的詩歌。在她90歲的生日那天,她高興地說:“如果世上有比我更快樂的人,把他帶來讓我認識認識。我很想跟他握握手呢。”
許多人以為雙目失明的人生是場“悲劇”,是什麼讓芬妮得享這麼大的喜樂呢?實際上,她在8歲時就下了一個決心:“我得到了許多別人得不到的祝福。要我為失明哀哭歎息,我做不到,也不想做。”
在生命中,許多人總是盯著自己沒有擁有的,自然體驗不到快樂。假如你看到自己擁有的和別人不擁有的,你也就打開了快樂之門。不是來自滿足於你想要的,而是了解到你所擁有的是那麼多。
塵世中,多少人由於把物質利益、名譽地位看得太重,常被這些自尋的煩惱壓得喘不過氣來,幸福從何而談,快樂何處去找?
生活是一朵花,用勤奮去澆灌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兩方麵追求,一是物質追求,一是精神追求。這一點,帝王將相,平凡百姓,莫不如此。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做人這麼辛苦,為什麼人人都想活著,人人都想長命百歲?的確,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有人說,是奮鬥;有人說,是奉獻;有人說,是享受;有人說,是多看點東西。似乎都有道理,似乎又都不夠確切。
其實,生命的意義在於幸福地活著。我們要做一個幸福的人,首先就要做一個樂觀的人。因為我們尋找幸福,幸福卻離不開我們的最佳情感狀態,我們隻有找準情感的航標,才能順利駛向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