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熊十力二三事(1 / 3)

熊十力二三事

懷人篇

作者:閻秉華

我老伴李淵庭是1924年開始跟隨梁漱溟先生和熊十力先生治學的。梁漱溟先生是年辭北京大學哲學係教席,與山東朋友相約,擬創辦曲阜大學,從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首先創辦曹州高中作為預科。熊十力先生參與其事。是年暑假,曹州高中在北京招生,李淵庭與同鄉武紹文報名應考,李淵庭考上,名列榜首,而武紹文沒有考上。熊十力先生主持口試,對考上第一名的李淵庭這個青年(18歲)表示感興趣。可是李淵庭卻說,武紹文如能一塊兒到山東讀書他才去,否則他一個人不去山東。熊先生與梁先生商量後,竟然同意讓李淵庭帶武紹文一塊兒到山東讀書。

我是1943年夏天見到熊十力先生,並住在一起,相處了兩年。

梁漱溟先生1941年在重慶北碚郊區山上辦了“勉仁書院”和“勉仁中學”。熊十力先生是“勉仁書院”的導師,住在“勉仁書院”。李淵庭既是“勉仁書院”學員(研究員)兼秘書,又是“勉仁中學”高中的語文、曆史教員兼管總務。1943年暑假,“勉仁中學”聘我擔任初中數學教員,於是我們全家遷居“勉仁書院”。

“勉仁書院”的房子是租的黃紹竑先生不住的別墅,從“勉仁書院”往北不遠,就是“勉仁中學”,沿路是果木樹。風景很幽美。當時住在“勉仁書院”的,除熊先生用一間作書房外,有張俶知、席朝傑和我們三家。三家共用廚房和兩間小平房。我們住的房間與熊先生的書房隻隔一間房子。我們於1943年暑假遷居“勉仁書院”。我們逃難人沒有家具,一個人抱著孩子,一個人背著被子和幾件衣服就搬家了。快到“勉仁書院”時,遠遠望見住家門口站著個人,李淵庭對我說:“是熊老師!”我們走近時,我抱著孩子口喊“熊老師!”深深鞠了一躬,同時叫兩個大一點的孩子喊“熊爺爺”並鞠躬。熊老師很高興地答應著。我從此認識了久已聞名的熊十力先生。

熊十力先生當時將近六十歲,中等個子,橢圓臉,留著半長胡子,目光炯炯有神,清秀,不胖不瘦,舉止灑脫,對人熱情,平易近人,一看就可看出是位學者。但李淵庭說他容易發急,急了還罵人“王八蛋!”我當時26歲,身邊帶著三個小孩。熊先生在讀書、著書寫作疲累時,常來看看小孩,逗小孩子們玩,所以我們很快就熟了。熊先生每天晚飯後要上山散步,要我們兩個人陪他散步,在沒有開學前,我勉強陪伴。開學後,對我說是個苦差,很為難。因為我教的是初中一二年級三個班的數學,從周一到周六,每天上午三節課,下午還兼著圖書管理員,梁漱溟先生從山東運來的數萬冊圖書堆放在那裏,裝在木箱,得開箱取出、分類登記後放到書架上;而家中三個小孩得給吃飯、喂奶、洗澡、洗衣、做飯,都得我來幹,每天晚上10點以後,我才能備課、改學生作業(每班50個學生共150個作業本),晚12點以前休息不了。晚上睡得晚,淩晨不到5點就得起床,往廚房搬運鍋碗瓢盆(怕賊偷,每晚搬到住人屋),做早飯。我每到廚房做飯,小孩由其父親帶。我還得縫補衣服,做四個人的鞋。我雖然年輕,但也累得夠受。所以很怕熊先生喊“秉華!一塊兒散散步”。因為李淵庭不讓我說“不!”可我心裏想“做官不知民受苦啊”。這段艱苦生活直到1945年暑假才結束。這段生活,使我對熊先生的為人和高尚品質有所了解,我很敬重這位老年人!有幾件事使我至今不忘。

有一個星期天上午(可能是1944年,記不準了),我和席朝傑的夫人徐昌玉在廚房做午飯。忽然聽到坡上熊老師大聲吼叫,我們倆跑到半山坡聽,聽到熊老師大聲吼著說:“你給我快走,蔣介石是狗子,是王八蛋!我怎麼能用他的錢!你快拿著走!”另一個男人說話聲音低,聽不清。過了不大一會兒就聽不到聲音了。我們在廚房隔壁小房間吃過午飯後回到住處,看到熊老師時問他上午的事,熊先生講:“我過去的一個學生徐複觀從重慶來看我,他現在是蔣介石侍從室的一個什麼官,帶著一張100萬元的支票,說是蔣介石送我的。我一聽就生了氣,把他趕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