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第二站重開運動會(1 / 2)

曆史證明,基本上所有的國家,在建國初期是最具戰鬥力的。因為以當時的情況,想要在兵荒馬亂之中活下去,不管是文武都必須要習武,而且要做好上戰場的情況。

不管是保衛自己的家家園,還是隨軍除外打仗,就算是區區文人,多少也會一些劍法什麼的。在三國時期,也就是戲誌才和郭嘉這兩個大小浪子,放蕩不羈,隻求學識而忽略身體方麵的問題了。

好吧,硬要說的話,已經考上公務員,並且已經在琅邪郡上任的諸葛亮,在曆史上也是四體不勤的家夥,後期基本上都坐在輪椅上。至少,不少影視作品都是這樣的,真實曆史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曆史對出名的曆史人物描寫,往往著重描寫他們的優點,至於缺點和外表身體缺陷什麼的,往往會用春秋筆法帶過。

可以說,不管是什麼朝代,在前三代往往可以保持住這樣的風格。在三代後,就會因為生活環境的安逸,而且生命安全已經不需要擔心,就算不習武也可以安心出仕的情況下,讀書人自然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而不是去練武。

再加上後期吸.毒(五石散)領頭人何晏的帶動下,名士居然都流行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這個風氣貌似就算到了唐朝還局部保留了下來。

可以說,在建國初期的文人,還有很濃鬱的血性。除非是真正國庫難以支撐,他們也會不惜為了爭一口氣,和夷狄都個你死我活的。就算再窮,華夏的尊嚴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前來玷汙!

但是在中後期,不管是利益的牽連還是對戰鬥的恐慌,文士就算明明知道可以打得贏對方,也會選擇妥協,絕對不輕易發起國戰。在戰場上,他們也成為了主要拖後腿,但是卻依然我行我素,以外行指揮內行的二.逼(極少數成為儒將的文士除外,但是這個比例相對少得可憐)。

說那麼多廢話,無非就是一個意思:

大漢帝國如今雖然強壯,但第一代締造者已經上了年紀,不少已經退休。

第二代稍有血性的正在任上,但是可以支承多少年?

保守估計,也就是二十來年左右,第三代的官吏必然會上任,甚至可以說十年內第三代官吏,就會有個別開始上任。代表人物就是曹睿、孫睿、劉循、鄧忠之流。

按照曆史上的評價,這部分人的血性可不樂觀。再後來幾代,也差不多沒什麼血性,而且大權不是旁落最終禪讓,就是被滅了。

這個時空雖然一切都改變了,而且南北對峙也算不上真正的太平盛世。但是作為兩個疆域還算遼闊的國家,除了邊境以外的城池,百姓還是過得很安逸的。至少他們不必擔心突然有一天,就會出現一支軍隊殺入城內屠城什麼的。

安逸的生活,必然會造成一部分人的墮落。更何況,南邊那邊采用一黨製,在沒有競爭的環境下,士子門沒有後台的或許需要努力,有後台的幾乎不擔心仕途問題。

所以,如何保持華夏子民的血性,讓他們不至於在安逸的生活裏墮落下去,這點就值得大家去關注,去解決!

自鎮邊國第一屆國際格鬥大賽舉辦完畢,已經一個多月。

謝信已經為學生們補習完畢,消耗了九轉易筋丹一批,但是弟子們的行政能力提高了不少,效率和水準提升了好幾個等級。直至他們退休為止,謝信都不必擔心,他們的仕途會有什麼問題了。

若是不出意外,幾年後甚至是十幾年內,內閣的十二部長,必然會有這批學生的名字。再不然,次長裏麵也應該會有他們的名字。否則,這其中的黑幕也太可怕了!

托這些學生的服,自補習開始之日,他得到的經驗值就迅速提升。補習結束之後,他得到的經驗值已經是之前的三倍左右。

等級飛速提升,意味著最大境界的上限也再上升。至於自己的境界,受華夏國運的提升,也隨著這個上限的提高,在不斷提高之中。

他完全可以相信,在十年內可以提升到金仙的等級。

而很多天仙,從天仙提升到金仙境界,足足花費了不少好幾百年的時間。畢竟到了這個地步,他們的壽命幾乎都是按照萬年來計算的,幾百年不過相當於凡人的一兩年而已。

謝信若是可以在十年的時間裏,就做到這一點,足以讓那些在天仙境熬了幾千年的仙人們,直接吐血過多而死。

隻是,這樣的提升速度,他還不滿意。

當然,說實話的話,其實是他被徐庶的那一番話,把激情給調動起來了。

他的正職是書院院長,姑且也算是一個教育工作者。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眼看著學生的血性不斷減少,最終淪落為正史那種廢柴的話,他還不如找塊豆腐撞死得了……豆腐形態的法寶什麼的除外……

況且,若是華夏永遠都能夠保持著那一份血性,那麼對於整個華夏而言,也是利大於弊的。而所謂的弊端,無非是擔心治安混亂,或者民間兵刃過多容易犯上造反,那是各代君王都擔心的,所以才有意無意的揚文抑武。隻是這個問題,在如今的華夏根本就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