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說道:“你的分析有理,但我認為諸侯聯合的實力略強。”
“父親的話有道理,但我不讚同。”蔡熾搖頭。
蔡瑁說道:“我們各持己見,你說服不了我。”
蔡熾微微一笑,說道:“我並不打算說服父親,我想說的是荊州若是站在老師一方,老師必定會取勝。這一戰,將沒有任何的懸念。”
蔡瑁問道:“為什麼?”
蔡熾嘴角微微上揚,道:“父親是考校兒子嗎?”
蔡瑁笑了笑,心說:這個兒子很不簡單。
蔡熾說道:“道理很簡單,攻打老師的主要兵力有曹操、孫策和劉備,至於西麵的兵力,即使馬騰或者張魯取勝,但都在長安西麵,難以在短時間威脅到冀州。”
“重點,在於東麵的戰場。”
“一旦東麵的盟軍潰散,張魯等人必定會乖乖的撤走。”
“如此,再來分析一下東麵的情況。”
“荊州的地理位置相當特殊,往荊州的東北前進,可以攻打劉備和曹操,往東南和南麵前進,則可以攻打孫策。”
“故此,擬定三路大軍。”
“其一,派遣一路軍隊從江夏郡出兵,直奔孫策的腹地。荊州軍襲擊江東,孫策的後方不穩,必定撤軍,渤海郡的危機立即消失;其二,派遣另外的一路軍隊北上豫州,襲擊劉備的腹地,劉備的後方不穩,也會撤軍,雒陽的危機就能解除;其三,派遣軍隊攻擊兗州,襲擊曹操的後方,曹操南北遭到夾擊,兵力不足,必敗無疑。”
蔡熾昂著頭,神色自信,朗聲道:“對各路諸侯而言,荊州是相當關鍵的一環。一旦荊州出兵,各路諸侯必敗無疑。”
蔡瑁眯起眼睛,思考著蔡熾剛才的一番話。蔡熾剛才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一旦荊州加入王磊的陣營,局麵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蔡熾繼續道:“劉表做事猶豫,不是成大事的料。相反,老師執掌社稷,一旦老師平定天下,接下來的事情根本不用猜。所以,為了蔡家的未來,請父親不要猶豫。”
蔡瑁說道:“就算你的分析有道理,但僅僅是蔡家動手,還難以成事。”
蔡熾立即道:“父親憂慮的無非是蒯家的態度不清楚,請父親通知蒯越和蒯良,請兩人來府上。兒相信,蒯良和蒯越會做出正確的抉擇。”
“好,我立即派人通知!”
蔡瑁點頭,直接派人去請蒯良和蒯越。
兩父子在一起,蔡熾沒有太多的話和蔡瑁交談,但蔡瑁卻不斷的詢問。在蔡瑁眼中,蔡熾不僅是他的兒子,更是王磊的使節,通過蔡熾,他想打探冀州的情況。
兩刻鍾後,蒯氏兄弟來到書房中。
落座後,蒯良和蒯越不約而同的掃了蔡熾一眼,眼中浮現出一抹詫異。
這個青年是誰?
荊州的情況,瞞不過蒯良和蒯越。
眼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青年,讓蒯氏兄弟心中起疑。
蔡熾主動道:“小侄蔡熾,見過兩位叔父。”
頃刻間,蒯良和蒯越明白了過來。兩兄弟相視一望,眼中都浮現出不可思議的神情。蒯良正襟危坐,主動道:“若是我的記性不錯,賢侄在數年前拜大將軍王磊為師,早就去了冀州,怎的會回了荊州呢?”
蒯良猜出其中的貓膩,卻沒有點明。
蔡熾也不隱瞞,開門見山的說道:“小侄從冀州返回,是奉老師之令,為了老師和各路諸侯的戰事來的。”
蒯良說道:“賢侄啊,這件事並不容易。”
蔡熾之前劈劈啪啪說了一大通話,說服了蔡瑁。現在和蒯良說話,思路更加的清晰。在之前和蔡瑁對話的基礎上,蔡熾又重新組織了語言,話語更有說服力。
蒯良和蒯越聽後,頓時沉默了下來。
兩人都是有見識的人,知道什麼樣的情況更有利。
蔡熾目光掃過蔡瑁、蒯良和蒯越,道:“父親、兩位叔父,劉表優柔寡斷,不是明主。他雖然有名望,但沒有足夠的手段在亂世立足。眼下的機會,是蔡家和蒯家謀取基業的大好機會。”
蔡瑁三人聽後,表情頗為凝重。
這一刻,三人都陷入沉思中。三人在荊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舉一動,都能影響荊州的局麵。
故此,三人要仔細的考慮。
良久後,蔡瑁堅決的道:“子柔兄、異度兄,熾兒拜大將軍為師,蔡家已經和大將軍搭上了線。再者,熾兒是我的兒子,我支持大將軍。”
蒯良道:“蔡家和蒯家同氣連枝,既然蔡家支持大將軍,蒯家也當仁不讓,我蒯家也支持大將軍!”
蒯越微微點頭,持讚同意見。
蔡熾心中一陣歡喜,有了蔡家和蒯家的鼎力支持。接下來的計劃,必定能輕而易舉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