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came out through the pursed lips of the third doll. But when it came right through, the Storyteller saw that there was a twist in it. “Why, this doll is the Storyteller. What he hears goes in, and then it gets retold with a small twist. For every storyteller changes the story just a little to make it his own.”

波斯的蘇丹是個聰明人—博學愛讀。他最愛做的事莫過於解難、答疑和猜謎了。有一天,他收到一個小包裹,但投寄人不詳。他打開包裹,發現裏麵有個盒子。他打開盒蓋,裏麵放著三個雕工最為精美的木頭玩偶。他逐一拿出來,對雕刻工藝讚歎不已,這時,他看到盒子裏還有一張紙條……

“將三個玩偶區分出來。”

“啊,是一個挑戰,”蘇丹心想,“……將三個玩偶區分開來!”

他拿起第一個玩偶,仔細觀察。玩偶的麵部五官都經過精雕細琢,絲質服飾都經過精巧搭配。

他拿起第二個。樣子一模一樣,連木頭的紋理也一致;第三個亦如是。

“這三個玩偶都是一樣的。”

現在他看得更仔細了:“它們看起來一樣,或許聞起來不一樣。”

當他對每個玩偶逐一細聞時,檀香的香氣飄進他的鼻孔。“這些都是精心製作的漂亮玩偶。”

他拿起第一個玩偶,心想:“可能它是空心的。”他把玩偶放到耳邊,搖了搖……不,是實心的。第二個玩偶也是,第三個亦如此。它們在各個方麵都極為相似,甚至連重量也一樣。

各路大臣都齊聚一堂。他們都看著困惑不解的蘇丹。他把自己所知的最有智慧的人—學者召到跟前。學者懂得所有該知道的事,他在圖書室裏花費了很多時間。

學者又把每個玩偶看了一遍:觸摸、稱重、搖晃,但都找不到不同之處。他默默地走開了。

這時,愚者穿過蘇丹的覲見室的門,闖了進來。他摔了一跤,看到三個玩偶,就撿起來,開始搗騰起來。“哈哈!”接著,他厭煩了,將玩偶放下,離開了。

學者找不出不同之處,愚者也沒找到。而這時,說書人走上前。

“你能將這些玩偶區分開來嗎?”

說書人拿起第一個玩偶,仔細觀察,然後突然走上前從國王的胡子中拔下直直的一根。他將胡須的一頭插進第一個玩偶的耳朵裏。胡須一直深入到玩偶的頭部,直至完全消失。“嗯,”說書人說道,“這個玩偶就像學者:他聽到的任何東西都輸入到頭腦裏,存在裏麵。”

這時,說書人在別人還沒來得及阻止他之前走上前從國王的胡子中拔下第二根胡須。他將須發插入第二個玩偶的耳朵。蘇丹看著它慢慢消失在裏麵,然後又從頭的另一邊出現,從另一邊的耳朵伸了出來。直接穿過。

“哎,”說書人說道:“這個玩偶就像是愚者。他聽過的任何事情都會從一個耳朵進去,另一個耳朵出來。”

在蘇丹阻止他之前,第三根胡須已經從下巴被拔了出來:“哎喲!”

說書人將第三根從國王那裏拔來的須發插進第三個玩偶的耳朵。胡須往裏插得越來越深。蘇丹看著它會從什麼地方冒出來。胡須出來了嗎?

它從第三個玩偶裂開的嘴唇走出來了。但當胡須穿出來時,說書人看到其中出現了歪曲扭撚之處。“啊,這個玩偶就像說書人。他聽過的事情進去後,會部分歪曲著給複述出來。因為每個說書人都會稍稍修改故事,使之變成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