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很想一馬當先殺出去,作為一名軍人,在戰爭中,最讓他們感到熱血沸騰的就是肉搏戰,這和窮富無關,源於中日雙方文化的相近,或者說日本沿襲了中國的這種文化,雙方都有這種情節。
縱觀世界曆史,二戰之中,除了中日雙方,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肉搏戰的時候了,無論是裝備精良的德國,還是底蘊深厚的蘇聯,昂或是當時的美國,他們根本不會發動肉搏戰,除非是迫不得已。
但是唯獨中日雙方,仿佛人命不值錢,動不動就會展開肉搏戰,比如說南山竹林一戰,中日雙方就各自投入了近萬人,幾乎近半展開了肉搏戰,那種大規模的肉搏戰,即便是在中日曆史上也很少有。
中國當時很窮,但是肉搏戰卻並不是因為窮,而是一種壓製敵人的辦法,當然這和中國人多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二戰的曆史上,中日雙方在整個抗戰史上,發生了大大小小不下雨上萬場肉搏戰,幾乎每一場戰鬥最終都是以肉搏戰結束的。
日軍同樣也是如此,一旦戰事失利,在屋裏突圍的情況下,日軍選擇的也不是死守,而是發動決死衝鋒。
從特務營爆發出了殺這個字的時候,從特務營所屬衝出來的那一刻,日軍也放棄了用槍,很多士兵竟然拚命地開始退子彈,不得不說日軍的軍紀之嚴格,但是這不是因為武士道精神,而是因為害怕誤傷了同伴。
劉楊沒有能很快衝出去,這時候士兵們可不會禮讓他這個指揮官,當然也有李寶柱等人故意的阻擋,作為指揮官其實不應該直接上戰場進行肉搏戰的。
不過李寶柱也阻攔不住劉楊,當士兵們衝出去大半的時候,劉楊終於有機會在李寶柱和警衛排的保護下衝了出去。
整個第一道防線已經打亂了,上千衝上陣地的日軍,和一千六百多特務營所屬弟兄,已經完全混雜在一起,不顧一切的肉搏,用刺刀,用拳頭,甚至於用牙齒去咬,這種時候沒有人會顧及麵子,所有人都是瘋狂的。
一個小鬼子悄無聲息的舉著刺刀從一側戰壕的高處跳了過來,或許是察覺到了劉楊的身份,而此時李寶柱等人整和小鬼子殺得難解難分,劉楊也一刀砍在了一個小鬼子的脖子上,那小鬼子臨死之際,還努力地挺著刺刀刺過來——
劉楊沒看到那小鬼子,但是有人看到了,一直緊緊的隨在劉楊身邊的春梅,始終就跟著劉楊,眼見小鬼子撲過來,想都不想,一腳側踢,直接踢在了小鬼子的胸膛上,將小鬼子踢的側飛出去,差一點就刺到了劉楊。
春梅倒退了兩步,堪堪穩住身形,便看見又是一個小鬼子朝這邊撲來,目標也是劉楊,眼中閃過一到殺機,春梅腳下一用力,人撲了過去,手中一對鴛鴦刀,左手一撩,身子一轉,右手刀狠狠地劃過了小鬼子的脖子,一瞬間鮮血噴出,噴了春梅一身。
戰鬥何其慘烈,警衛排的弟兄們如此好的身手,也已經有人不斷的倒下,李寶柱也是傷痕累累,就連劉楊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挨了一刀,好在隻是皮外傷。
一名日軍一刀刺進了一個弟兄的胸膛之中,那弟兄臨死之際,不退反進,硬生生的頂著刺刀,將小鬼子逼得連連後退,終於一刺刀刺進了小鬼子的胸膛之中,兩人就這麼死死地刺著對方,致死都沒有倒下。
一個弟兄槍不知道什麼時候掉了,赤手空拳,紅著眼珠子朝一個小鬼子撲過去,用胳膊蕩開刺刀,狠狠地掐住了那小鬼子的脖子,隻是沒等弄死小鬼子,一名日軍從背後一刺刀刺進了著弟兄的後心——
那弟兄身子一僵,感覺到日軍刺刀猛的一轉了一下,知道自己死定了,這種創傷根本救不了,那一刻他想到的不是害怕,而是怎麼弄死自己眼巴前的小鬼子,猛的一口咬死了小鬼子的喉嚨——
李寶柱蕩開一把刺刀,呼呼的喘著粗氣,斜眼看了看劉楊,心裏才踏實了一點,至於其他的弟兄,李寶柱已經顧不上了。
刹那間的走神,一個小鬼子狠狠地一刀刺了過來,虧得李寶柱反應快,微微一側身,那刺刀擦著他的胸膛,帶起了一點血珠,一下子劃了過去。
李寶柱不退反進,用身子撞開那刺刀,一刀砍在了小鬼子的脖子上,鮮血噴湧而出,澆了李寶柱一頭一臉的,李寶柱也隻是用袖子擦了擦臉,免得眼睛被鮮血糊住了,這在戰場上可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