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不知道柳川平助打得這主意,和日軍不同,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戶戶摘掉了白幡,開始準備新年,因為插著白幡影響不好,畢竟打了勝仗,他們又安全了,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死人對於這個年代的人,對於亂世人來說,人命不如狗,從上海到南京,從嘉興到蕪湖,一百多萬中國人有吧,慘死在了小鬼子的屠刀下。
也包括那些現在生活在日戰區的老百姓,都還在小鬼子的威脅之下,動則屠村滅口,整天惶惶不可終日。
相比起那些老百姓,西山島上的老百姓損失很幸福了,吃得飽穿的暖,有不有但嚇死你小鬼子的迫害,死人——那算多大的事,別的不說,就這一個冬天,日戰區的老百姓餓死多少,凍死多少——
老百姓很知足,不會埋怨特務營讓他們的親人送死,想要活下去,想要活得好一點,想要更多的人活下去,總要有人死在戰場上。
劉楊的洗腦沒有白費,老百姓接受了這種說辭,也接受特務營的軍管,畢竟這裏就是日戰區的腹地,能有這麼一塊安穩的地方,已經不錯了。
昨天還家家戶戶掛白幡,今日家家戶戶掛彩燈,貼對聯,一下子有了年味,西山島依舊那麼繁華熱鬧,老百姓趕集的趕集,置辦年貨的置辦年貨,再也看不出死了那麼多人來。
劉楊這幾天心情也不是太好,死了這麼多弟兄,衝淡了勝利的喜悅,而且這一家人,他和鄭金鳳身上都有傷,雖說傷得不嚴重,但是也都是一瘸一拐的,春梅雖然清醒了,卻躺在病床上動不了,昨天晚上剛退了燒。
原來熱鬧的劉家大宅,如今上百女軍,就隻剩下了十幾個人,前院的守衛,一個連也沒剩下幾個人,如今碩大的劉家大院,也就是小貓兩三隻,真正囫圇的也隻有在家看孩子的秋菊和四個女軍。
家裏冷冷清清的,劉楊也沒有多少心情,況且他本身也受了不輕的傷,行動都不太方便。
不過大過年的,劉楊還是強撐著張羅著貼對聯掛燈籠,讓家裏有點年味,不過李寶柱都回家了,身邊的弟兄不多,幸好,到了大年三十,一直來回奔波的段鵬飛終於趕了回來,家裏才算是有了幾個囫圇的。
趙來福年三十的時候也趕回來了,畢竟他的家人也在西山島上,不過出去這一趟,特戰隊又少了一些弟兄。
如果不是年味衝淡了一切,那麼肯定會很壓抑。
劉楊就有點受不了家裏的冷冷清清,索性領著幾個弟兄出來買年貨,好歹過年了也要熱鬧熱鬧。
這一逛就是一大上午,一直到過了中午頭,小販們都收拾了攤子,趕著回家張羅過年,劉浩宇才領著弟兄毀了劉家大院,隻是沒有想到,才回來,秋菊就趕緊的贏了上來:“姑爺,來客人了——”
“客人?”劉浩宇愣住了,這大年節的,還有誰會串門子,這也早了點吧。
正遲疑著,秋菊湊到劉浩宇身邊,壓低聲音道:“是個小鬼子,夫人沒有見他,讓我來告訴姑爺,說是柳川平助派來的,還帶著不少的禮物。”
柳川平助?劉浩宇皺了皺眉頭,這老家夥派人來幹嘛,該不會發現了自己和柳川稻子的破事,派人來遊說自己吧。
不過隨即覺得不可能,真要是發現了,那也是勃然大怒,估計著肯定會想弄死自己,絕不可能還派人來給自己送禮物。
雖然敵我雙方,雖然劉楊很憎恨小鬼子,但是來者是客,劉楊這點度量還是有的,略一沉吟,劉浩宇朝秋菊擺了擺手:‘走吧,咱們去看看,到是要看看柳川平助搞什麼鬼。’
話音落下,劉楊大步朝前廳走去,片刻之後,轉過一個牆角,就看見了前廳外麵,戒備森嚴的警衛排的弟兄。
不知道什麼時候李寶柱都趕了回來,見到劉楊過來,趕忙迎了上來:“營座,柳川平助派人來了。”
點了點頭,劉楊沒有說什麼,李寶柱既然回來了,隻怕小鬼子已經被搜了個幹淨,倒也沒什麼好擔心的,正要往裏走,卻不料又聽李寶柱壓低聲音道:“營座,小鬼子看來有事情呀,這一次帶來了金條一百根,珍珠一百對,還有不少名人字畫和古董瓷器,柳川平助是下血本了。”
這禮物不可謂不豐厚,小鬼子究竟搞什麼鬼,付出這些,想要的隻怕更多,不過劉楊也不在乎,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打不了就是一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