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楊的聲音傳來,鼓聲一變,傳出來撤退的聲音,這是早就約定好的信號,督促各部立刻撤離戰場。
之前劉楊預測過這種情況,那就是久攻不下或者戰事不利的時候,該如何撤退,一旦出現大規模的撤退,就怕被小鬼子咬上,到時候退不下來,或者被小鬼子追上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劉楊下令讓所有的重傷的弟兄留下來打阻擊。
其實在戰場上,如果戰事順利,或許重傷員還有救,但是一旦出現戰事不利,那麼重傷員很多時候根本撤不下來,與其留下沒受傷的弟兄,反倒不如讓重傷員留下來,不是劉楊狠心,而是不得已。
隨著撤退的命令傳來,特務營各部雖然心有不甘,但是軍令如山,還是開始緩緩地退離戰場,為了阻擋日軍,那些得到命令的重傷員勉強組成一道防線,不顧死傷的向日軍掃射,不時地有人拉響了光榮彈,和小鬼子一起去死——
有了這些弟兄們的拚死阻擊,特務營各部撤了下來,盡管去了重傷員,但是也還是很多身上帶傷,看上去很淒慘,不過士氣還是不錯的。
隨著特務營的脫離,日軍被阻擊了一下,也沒有力氣追上來,雙方默認了暫時停戰,廝殺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分開了,像兩隻傷痕累累的野獸,各自退回去舔著自己的傷口。
劉楊也算是撿到了,雙方剛剛脫離戰場,日軍的長江艦隊就殺了個回馬槍,隻是當艦隊回到岸邊的時候,江岸上隻有一地的死傷,和被鮮血寖紅的河灘。
這讓劉楊和王師長等人都不由得慶幸不已,如果再晚一些,剛好趕上艦隊回來,到時候不管是撤還是繼續打下去,都會吃大虧的。
但是即便是這樣,特務營各部略略統計了一下,這一仗還是死傷了近五千人,各部僅餘七千多人,也都是傷痕累累的,而且損失了坦克二十餘輛,裝甲車十餘輛,倒是彈藥消耗無幾。
日軍不比特務營,因為各種原因,特別是特務營有坦克掩護,日軍這一戰損失八千餘人,而且還不算後麵被老虎應偷襲造成的一千多死傷,所餘戰力也不過不滿六千,而且幾乎所有的工事被摧毀,槍械損失嚴重,還被引爆了不少的彈藥,可以說損失慘重。
終究是特務營大獲全勝,但是這一戰之後,雙方都暫時沒有了一戰之力,都開始收縮防線,自己去舔傷了。
雖然很不甘心,但是劉楊知道不能一戰而下,再過兩天,日軍恢複過來,日軍的兵力越來越多,而特務營卻得不到補充,而且日軍的物資還可以從南京不斷地運過來,等特務營休整過來,所有的優勢就已經損失殆盡了。
望著日軍歎了口氣,劉楊還是下令撤退了,整個部隊緩緩地向馬鞍山方向撤去,日軍也沒有追擊的打算,隻是目送著特務營離開,短時間之內,第三師團絕不會在參加戰事。
從馬鞍山到江岸,第三師團將近五萬人,如今所餘殘部僅有一萬四千多人,這還是依靠犧牲了增援部隊留下來的,第三師團元氣大傷,短時間內休想恢複完整的戰鬥力,更何況還需要補充兵員和武器裝備。
不過藤田進最煩惱的不是這些,而是如何麵對陸軍本部的責難,五萬人的第三師團,損失如此慘重,幾近四分之三,如此大的損失,陸軍本部肯定要追究責任。
一想到自己如何戰敗的,藤田進就是一陣苦澀,怎麼也沒有想到劉楊會大規模的下毒,這一次真是給自己長記性,但是也不得不說特務營各部的戰鬥力強悍,自己的確是小瞧了劉楊,也小瞧了特務營,如今已經為自己的大意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隨著特務營撤退,第三師團在短暫的休整之後,也緩緩地向南京撤去,駐留在南京進行修整,而藤田進本人責備召回了國內述職,說明這一戰的經過。
這不是劉楊該頭疼的事,當特務營各部撤回去之後,麵對著各部的損失,劉楊才真正頭疼了,該如何補充兵員,畢竟算起來損失了近萬人,補充新兵的話,也將各部的戰鬥力拉了下去。
特務營也不是沒有後備兵員,但是卻沒有這麼多,所以除了特務營本身,其餘各部都隻能自行解決,隻是從財政上下撥錢物,隻是各部重建,當然獨立團除外,不過憑孔家的財力,錢不是問題,問題是同樣的兵員荒。
算起來獨立團和李旅損失最重,不過李旅有特務營幫忙補充,獨立團卻必須自己想辦法,但是這一仗獨立團又必須要打,隻有占據了馬鞍山,將一零五師推到了前麵,獨立團才有喘息的餘地,否則日軍兵鋒所向,第一個就是當塗,孔家幾乎是沒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