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說水淹,結果水灌下去,都被排水道給流走了,對地道根本沒有什麼影響,比如說用炸藥炸,但是炸的也僅僅是地道口,隻要你敢進去,用不了多遠就就會死傷殆盡,不進去,炸掉的僅僅是出口,不會損傷地道的根本。
就是這些地道讓日軍很頭疼,也成為中日雙方堅持的根據,白天日軍會對地道進行爆破以及尋找,但是到了晚上,特務營所屬的保安軍,就會從地道中摸出來,甚至架起大炮,甚至可能出動坦克,對日軍進行偷襲,不斷的偷襲,讓日軍苦不堪言。
整個蘇州已經成了有一個巨大的坑,除非將蘇州徹底夷為平地,否則碩大的蘇州就是雙方僵持下去的理由,日軍根本無法杜絕地道口的出現。
特務營究竟在蘇州修了多少地道,挖了多少入口,可能就連施工的老百姓也說不上來,這簡直是一個地下交通網,很多地道是重疊的,又是互通的,加上各種機關,隨時可能會改變的地道,讓人根本無從琢磨。
日軍可以炸毀地道,但是扛不住很快又會被挖開,或者另開一個出口,而日軍的兵力是無法做到封鎖整個蘇州每一寸土地的。
在進入蘇州之後,山下奉文覺得已經占領蘇州了,至於地道中的敵人,那隻是一小撮,成不了大氣候,所以留下一個聯隊,將兵力一分為二,一部取無錫,一部直奔湖州,反而是奔湖州的部隊有六萬多人,可見山下奉文對特務營很重視。
但是意外很快就發生了,當山下奉文以為蘇州已經占領,剩下來的隻是防守的時候,他率領部隊才到了吳江,噩耗就傳來了,他留下的一個聯隊在一帶清早被敵人給偷襲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敵人,敵人從外麵,從他們內部,從四麵八方殺出來,最終日軍大敗虧輸,一場激戰下來,日軍僅存不足千人,還被分割成好幾股困住,如果沒有救援,他們也會很快被消滅的,敵人的火力太猛了。
不得不說,當幾十門大炮,加上十幾輛坦克的偷襲,而且敵人還從內部發動了進攻,這讓日軍不能兼顧首尾,最終損失慘重,如果不是借著巷戰,肯泵已經徹底被消滅了,但是這種巷戰才真正是他們的噩夢,因為敵人隨時會從任何一個角落出來,然後偷襲他們,然後又消失了——
接到消息不過半個小時,山下奉文才下令兩個聯隊趕回蘇州,但是蘇州的守衛部隊傳來消息,他們已經幾近被殲滅,並且讓他們小心無處不在的陷阱機關,那才是真正致命的,敵人會從任何地方冒出來。
日軍無法想象,他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在保安軍的監視之下,所以他們前腳剛走,後腳保安軍就發動了偷襲,這不是正麵戰場,而是赤裸裸的偷襲,讓日軍損失慘重,根本沒有一場像樣的戰鬥發生。
從被偷襲,然後敵人總是會從他們身後,他們無法堅固的角落裏打冷槍,丟手榴彈,甚至於用弩弓殺傷他們,鋪天蓋地的機關陷阱,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防不勝防,你永遠不會知道敵人從那裏出來,日軍就是失敗在這樣的環境之下。
如果僅僅是偷襲,日軍有把握抵擋得住,但是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戰鬥,敵人總是從背後開冷槍,一個聯隊三千多人,倒是有兩千多人被偷襲而死的。
山下奉文心中一沉,立刻命令剛出發的日軍暫停,隨即大部隊趕了回去,看來他想象的那些不成氣候的敵人,顯然比他想象中的要強大,或者說是在故意的麻痹他,畢竟在中國保安軍就意味著沒有多少戰鬥力,誰會想到特務營的保安軍配備這麼強大。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那些地道太難纏了,如果不能堵住地道的話,那麼這場仗真的不好打,畢竟蘇州幾十萬人的大城市,那麼大的麵積,沒有足夠的部隊,很難控製整個蘇州的。
在趕回蘇州的這段時間裏,山下奉文和參謀官們,一起研究如何應對,最終覺得想要對付地道隻有徹底堵死地道,最後的辦法是用水泥封死,又或者一點點的向前炸毀地道,迫使敵人出來決戰,但是那需要很長的時間。
當山下奉文再次回到蘇州的時候,依舊遭到了保安軍的積累抵抗,雙方再一次交火,等到日軍進行炮擊之後,保安軍才失去了蹤影,再一次進入了地道之中。
日軍進入蘇州城,城中遍布著都是日軍的屍體,保安軍的屍體隻占著極少的一部分,顯然交鋒中,日軍死傷比保安軍要大得多。